玩第五人格解说_刘备解说第五人格

tamoadmin 游戏角色 2024-07-26 0
  1. 《CCTV中国通史纪录片》第31集 诸葛亮治蜀 音频(解说词)
  2. 第五章 求学卢植(卢植交给刘备治国安邦的谋略)
  3. 三国演义文言文版第五回
  4. 历史揭秘:刘备为什么要玩“桃园三结义”
  5. 刘备在诸葛亮眼中是个怎麽样的人

刘备何如人也”? 操曰: “沛郡小辈, 妄称 ’皇叔’, 全无信义, 所谓外君子而内小人也” 瑁曰: ”刘备先从吕布, 后事曹操, 近投袁绍, 皆不克终, 足见其为人”; 布大骂曰: “是儿最无信者”. 这是刘备的对手曹操, 蔡瑁和吕布对刘备的评价, 当然不足为据. 但称刘备为三国中最大的奸雄则不为过. 何谓奸雄? 奸雄就是用狡诈手段谋取大权的野心家。刘备能从 ”织席贩履” 的一介布衣, 最终成为蜀国的皇帝, 靠的就是他的奸雄手段. 生逢乱世, 运用奸雄手段达到目的, 本无可厚非, 但后人对历史人物应有全面的评价.

在三国的人物中,真正的奸雄不是曹操, 而是刘备。由于三国一书的作者从内心深处的抑曹仰刘观点,自然就把曹操描写成奸雄。 但三国读的次数越多,就越觉得刘备才是真正的奸雄。 曹操本来也够奸雄的资格了, 但有刘备在, 他实在不应该 ’荣膺’ 奸雄这一称号. 看看刘备的一生: 吞刘璋, 迫刘表, 坑吕布, 骗曹操, 懵袁绍, 伐孙权, 摔阿斗, 嘱孔明, 迎张松, 欺袁术. 无不体现其奸雄的性格.

刘备每逢遇到生人做自我介绍的时候, 都不忘说一句, “我乃汉室宗亲”. 要知道, 在那时侯, 人们的头脑中正统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 外姓都可以纷纷割地称王, 拥兵自重. “汉室宗亲” 当然应该得到承认和更多人的支持了. 这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善于自我包装. 还别说, 这种包装有时还真管用, 当初刘备在第一次见到张飞的时候, 只这一句就把张飞给镇得服服帖帖, 张飞一说, 关羽也老老实实跟着干起了革命事业. 后来刘备在进位汉中王和进一步升为蜀汉皇帝时, 这一条果然派上了大用场.

玩第五人格解说_刘备解说第五人格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让徐州. 徐州的陶谦本想巴结一下曹操, 让手下保护路过的曹操的家属, 护送一程, 谁知手下不配合, 半路上杀了曹操的老爹和全家, 你想曹操能就此罢休? 发誓杀尽徐州所有的百姓. 这时候接手徐州, 曹操岂不迁怒于他? 那不是代人当靶子? 以刘备当时的千把人手, 他绝对不想也不敢和曹操的几十万大军作对. 再说了, 徐州乃四面受敌之地, 对于急于找块根据地壮大力量的刘备来说, 徐州并不是理想之地. 于是就发生了陶公祖三让徐州的故事.

刘备受到吕布的攻击, 投靠曹操. 刘备胸怀大志, 又怕曹操看出来, 就每天在后园浇水种菜, 以为韬晦之计. 可曹操还是看出了他的 ”胸怀大志, 腹有良谋, 有包藏宇宙之机, 吞吐天地之志”. 有一次同刘备煮酒论英雄, 曹操竟说出天下英雄 ”唯使君与曹耳” 的话来. 以曹操的英雄, 尚不敢居刘备之先, 野心一下被识破, 刘备竟吓得筷子都脱手掉到了地上, 就在这时, 外面正好响了个炸雷, 好一个刘备, 从容地拾起掉在地上的筷子, 并说: “一震之威, 乃至于此”. 曹操听了, 一笑了之, 竟再不疑刘备. 诗曰: “勉从虎穴暂趋身, 说破英雄惊. 巧借闻雷来掩饰, 随机应变信如神”. 发生了这件事后, 刘备就整天寻机脱身.

曹操擒了吕布, 是用是杀, 还在犹豫. 这时候最着急的是刘备, 刘备深知, 以曹操驾驭手下的本领, 完全可以控制住吕布, 如果二人联手, 他的野心也许根本就不可能实现了. 于是就出现了下面精彩的一幕: 吕布被绑缚在地, 趁曹操出去的一会功夫, 吕布向当时曹操的座上客刘备求情, 刘备点头答应. 一会儿, 曹操回来, 问刘备吕布怎么处理, 是用还是杀? 刘备说: “公不见丁建阳, 董卓之事乎?” 这二人都是吕布先认作干爹而后又亲手杀之, 曹操当然知道. 那吕布听了刘备的回答, 气得破口大骂: “是儿最无信者”. 而曹操上了一当, 还以为刘备是为他好呢.

刘备和曹操打仗, 赵云在长坂坡于百万军中舍命救得阿斗, 血染征袍, 精疲力尽的赵云将正在怀中熟睡的阿斗双手递给刘备, 刘备接过阿斗, 却一下摔在了地上, 并说: “为汝这孺子, 几损我一员大将”. 赵云一见, 忙跪在了地上, 哭着说: “云虽肝脑涂地, 不能报也”. 刘备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来抚慰赵云呢? 实在是没有办法, 当时的刘备不像曹操, 他没权没势也没钱, 除了摔阿斗, 还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对赵云进行感激和奖励. 其实, 刘备这一着的用意, 就是后来的普通百姓也都瞧出来了, 不是有句歇后语叫做 ”刘备摔孩子 ------买人心” 的吗?

刘备被曹操击溃后, 要到荆州依附刘表, 刘表不顾手下将领的极力反对, 接纳了刘备.刘备初到刘表处时, 还规规矩矩, 小心翼翼, 刘表也一度认为刘备是个至诚君子. 后来有一次刘表请刘备喝酒, 刘备喝得差不多的时候, 失口说出了刘表的碌碌无能, 言外之意, 他要是有刘表的荆州九郡之地, 将会大展雄才. 根本就没把刘表放在眼里. 刘表听了, 不仅非常不满, 而且也开始提防刘备了. 最后只得把刘备派到外地去驻守

正当刘备栖身袁绍处时, 关羽却在袁绍的对头曹操处大开杀戒, 杀的不是别人, 正是袁绍以为资本的爱将颜良和文丑. 颜良在战场上被杀, 败军回报说是被一个赤面长须大汉杀的, 这时袁绍的谋士沮授说是刘备的拜把兄弟关羽杀的, 袁绍急唤刀斧手推出玄德斩之, 刘备忙说:”天下同貌者不少, 你怎么知道赤面长须的人就是关某呢?”. 袁绍一听, 马上放了刘备, 还责备沮授说: “误听汝言, 险杀好人”. 于是袁绍又派大将文丑进攻曹操, 文丑又被关羽斩了, 这一次, 已经弄清了, 者就是关羽. 袁绍又令把刘备推出斩之, 刘备不慌不忙, 又说: “曹操素忌备, 今知备在明公处, 恐备助公, 故特使云长诛杀二将, 知公必怒, 此借公之手以杀刘备也”. 袁绍一听, 有理. 反而责怪部下几乎使他受害贤之名. 刘备又说要写封信给云长让他来投袁绍, 袁绍听了, 心里很高兴, 说: “吾得云长, 胜颜良文丑十倍也”. 其实刘备此时最想做的就是自己如何从袁绍处脱身, 怎会还把关羽往这里拉呢. 可怜的袁绍.

脱身的技巧. 刘备脱身的技巧就是能看准要害, 一说就准. 刘备胸怀大志, 自然不肯久居人下. 先是曹操, 后是袁绍, 都一一上了他的当. 刘备自从被曹操说破雄心之后, 一直惴惴不安, 寻机脱身. 正好袁术在淮南混不下去了, 想投袁绍, 曹操最怕的就是二袁联合, 刘备当然也清楚这一点. 于是, 在刘备就对曹操说: “术若投绍, 必从徐州过, 备请一军就半路截击, 术可擒矣”. 曹操正愁这件事呢, 一听马上同意. 刘备急急忙忙带军离开了许都, 关羽和张飞还不明白刘备为什么这么匆忙, 刘备告诉他们, 他现在是笼中鸟, 网中鱼, 如何不急? 刘备走后, 曹操听了谋士的话反应过来, 马上派人追回刘备, 刘备对派去的人说, 将在外, 君命有所不受, 何况我已和皇帝说过了. 就这样轻松地逃离了樊笼. 刘备在袁绍处时, 对关羽杀颜良文丑的事算是蒙过去了. 下一步就是如何脱身, 刘备看准袁绍败于曹操以后, 正想的是天下有谁能和他联合抗曹, 于是就对袁绍说: “刘景升镇守荆襄九郡, 兵精粮足, 宜与相约, 共攻曹操”. 袁绍说派人去过, 但他不同意. 刘备忙说: “此人是备同宗, 备往说之, 必无推阻”. “绍大喜从之”. 就这样轻易地蒙过袁绍脱身了.

刘备在迎张松的过程中充分显示他的奸雄性格. 张松何许人也? 乃蜀中刘璋手下一谋士, 是个卖主求荣的主. 却说那张松看透刘璋的暗懦无能, 决定将西蜀出卖, 他的首选是当时势力最大的曹操, 可惜张松去的时机不好, 那时曹操刚刚打败了几个劲敌, 正在踌躇满志, 目中无人的时候, 根本没把张松当回事. 于是乎, 张松的热脸贴在了曹操的冷***上, 偏偏这买主求荣的张松也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主, 双方闹僵, 曹操要杀张松, 多亏众谋士相劝才没有被杀, 弄得张松灰头土脸地逃回. 故事就发生在这时, 张松受辱于曹操, 因为出发前说了大话, 没法回川交待, 听说刘备在荆州, 便想取道荆州看看刘备的为人. 刚到郢州界口, 就见刘备派大将赵云带五百来人的队伍迎接他来了, 用现在的话说, 就到外省的地界去迎接. 来到荆州界首, 关羽又领人马来迎接, 上马前行了三五里, 刘备领着诸葛亮和庞统, 亲自来迎接 (量一张松在刘备眼里真的那么重要吗? 意在西川也. 在曹操处刘备岂无细作?). 和曹操一对比, 张松好不感动! 张松在荆州, 一连三天, 全是宴请, 刘备绝口不提川中之事, 张松临走, 刘备依依不舍, 甚至潸然泪下, 张松终于被感动得不行了, 亲口将西川交给了刘备并答应做内应. 事后的局势发展证明, 这是刘备后来能够成功取得西川的重要开端. 这也说明, 刘备早在荆州时, 就已把在西川的 ”宗亲” 刘璋视为猎物了. 入川后满口的 ”宗亲” 自然也是欺骗路人的了.

益州的刘璋受到张鲁的进攻, 请刘备进川帮助对付张鲁, 哪知引狼入室, 刘备比张鲁还很, 干脆夺了刘璋的全部基业, 把 ”宗亲” 刘璋发配到荆州. 刘备刚一进川的时候, 左右的谋臣武将们都劝刘备在刘璋迎接他的时候除掉刘璋, 刘备坚决不同意, 说刘璋是他的宗亲, 怎么忍心杀刘璋呢. 后来在宴会上庞统等不听刘备的命令, 硬是想杀掉刘璋, 这下刘备让庞统等逼极了, 才说了真话: “初到蜀中, 恩信未立; 若行此事, 上天不容, 下民亦怨.” 庞统等这时候才明白, 刘备不是不想杀掉刘璋, 而是时机未到, 杀掉以后也很可能失去人心, 很难站得住脚. 可谓深谋远虑, 连 ”凤雏” 庞通也甘拜下风.

刘备当上了蜀汉的皇帝不久, 镇守荆州的关羽被东吴的吕蒙用计并夺回了荆州. 刘备失去了荆州和关羽, 要起倾国之兵讨伐东吴, 以诸葛亮为首的大臣极力劝谏, 都认为两个小国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大的曹魏. 一生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的刘备这一次却没有听诸葛亮的, 盖因他认为当时以他的力量有能力先灭东吴, 灭了东吴, 自然增加了与曹操抗衡的本钱. 最终还是亲自带领七十五万大军征讨东吴, 刘备的这一行动, 当然不排除他为关羽报仇的原因, 但另一个更重要的动机是他想先统一南方, 再与曹操抗衡. 否则, 在东吴同意交出所有仇人和交还荆州之后, 他就该收兵了.

袁术的皇帝瘾太大, 有了点人马和地盘, 再加上那块惹祸的石头 ------玉玺, 就迫不及待地称起帝来, 引来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之, 袁术大败, 成了过街老鼠. 正在袁术外攻内叛不堪一击的时候, 刘备这时候趁火打劫, 名利双收. 刘备打败了袁术, 赶紧写表申奏朝廷, 更成了天下仰慕的英雄.

刘备被东吴的陆逊一把火烧得逃回白帝城, 七十万大军尽数化为灰烬, 又气又急又羞, 得了重病, 自知不起, 于是把诸葛亮叫到塌前, 对诸葛亮说: “君才十倍曹丕, 必能安邦定国, 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 则辅之; 如其不才, 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诸葛亮听了, 当时就把头磕得流出血来了. 其实, 阿斗可辅不可辅, 刘备自己最清楚, 俗话说, “知子莫如父”, 诸葛亮也清楚. 正因为知其不可辅, 才有了这一番遗嘱, 意思是要诸葛亮明知其不可辅也 ”硬要辅”. 完了, 又命令几个儿子拜诸葛亮为义父. 你想, 经过这一番折腾, 诸葛亮不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才怪呢. 刘备死后, 诸葛亮一直扶着那个扶不起来的阿斗, 直到病逝于五丈原.

无怪后人评刘备是枭雄非英雄 其权术可见一斑

《CCTV中国通史纪录片》第31集 诸葛亮治蜀 音频(解说词)

? 刘备是三国演义中大家最熟悉的一个“英雄”。那么,在“五易其主”中,怎样赢得了第一块属于自己的底盘呢?接下来就让我来道出答案吧!

这“五易其主”分别是:公孙瓒、曹操、陶谦、袁绍、刘表。这五个人对刘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正因为如此,刘备才能称得上霸主。

这“五易其主”分别是:公孙瓒、曹操、陶谦、袁绍、刘表。这五个人对刘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正因为如此,刘备才能称得上霸主。

刘备有远大的报复,每一次投靠,都是运气与精心选择的结合:因为刘备选择的投靠对象都是势力较强,并且有志有谋的主。就比如曹操,他的性格特点特别符合刘备的选择条件。虽然曹操热情接受他的请求,但是并没有对刘备的野心放心。一天刘备浇花被曹操叫去喝酒,酒过三巡曹操问刘备谁能称得上霸主,故意绕开自己和曹操,最后曹操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句话使刘备的潜意识做出了反应,筷子也掉到了地上,此时天空中正好雷雨交加,刘备谎称是雷声吓到了他,曹操以为他是胆小鬼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刘备的人格魅力,使他说服了一大批人才。

"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使拒夏侯敦、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敦等追之,为伏兵所破。"他去投奔刘表,到了荆州,她便吸引了一大片人才,并且荆州有很多势力,也被刘备的人格魅力折服,是他获得了一大笔的财宝。可以为他征战天下助力。

刘备用实力说服了刘表。刘备自袁绍处来投奔荆州,刘表厚相结待,然而却不能加以大用。“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刘表被刘备的各方面的实力所吸引,刘表也很看重他,就将他收留

刘备一开始是从卖草鞋做起的,但他通过自己的才智,投靠了适合的主。为他以后的目标做了铺垫。

第五章 求学卢植(卢植交给刘备治国安邦的谋略)

第31集:诸葛亮治蜀

公元208年,在曹操百万大军的高压下,刘备派诸葛亮出使江东,与孙吴联盟,孙刘联军在赤壁大破曹军,魏蜀吴三分天下之势初步形成。公元219年,刘备北伐,孙权偷袭关羽,刘备北伐失败,公元221年,刘备亲率数万大军讨伐孙吴,在夷陵僵持,第二年,刘备被孙权的军队连败,夷陵之战惨败,刘备忧愤成疾,弥留之际,刘备将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随即病逝,后主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总理朝政。至此,举国重任落在诸葛亮一人身上。

这是一条使命之船,船上的主人,船上的主人叫邓芝,在蜀汉中担任尚书,蜀汉建兴元年十月,也就是夷陵之战的第二年,邓芝受诸葛亮的委派,前往东吴,孙权背盟,偷袭荆州,按一般常理,蜀汉应结下了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然而,这时的诸葛亮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策,再次与东吴结盟。这个时候的孙吴跟曹魏仍旧藕断丝连,是否接见邓芝,孙权心中犹豫不决,邓芝便给孙权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自己今天来到这里,不仅是为了蜀汉的利益,也是为了东吴的利益,孙权读到这句话受到触动,决定接见邓芝。见面后,邓芝依照诸葛亮的嘱托,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阐明了吴与蜀,唇亡齿寒的道理。很快,孙权与曹魏断绝了藩属关系,转而与蜀汉结为盟友。

沈伯俊:经过荆州之失,夷陵之败,蜀汉的疆域只剩下了一个益州,精兵良将折损过半,开国元勋逐步凋零,吴蜀同盟不复存在,就像诸葛亮后来在出师表里边讲的,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而,就在所有人以为蜀汉和东吴从此将和平相处、再无战事的时候,一个震惊天下的消息突然从东吴传来,这一次,诸葛亮的外交策略,即将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元229年,孙权经过多年的犹豫后决定称帝,为了让自己这个皇帝得到蜀汉的认可,孙权决定先将此事通报蜀汉,消息传到蜀汉,一石激起千层浪,朝中群臣异常愤慨,自古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只有蜀汉才是天下正统,曹操窃国,必须伐而诛之,现在孙权也要称帝,更是大逆不道,蜀汉应有之绝交,并立即出兵讨伐。孙权称帝,到底应该如何应对,对于诸葛亮来说,这是一个两难的决定,如果承认了孙权的这个皇帝,等于损害了蜀汉自身的正统性和合法性,如果不接受,那么两国将重新回到敌对状态,之前的努力将付之东流。然而,对于现在的蜀汉来说,根本无力承受任何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是诸葛亮总理朝政以来面临的最大的一次考验。

楼劲:在一个通达的政治家看起来,你的意识形态立场是要服从于现实的立场,这个时候他是为自我的生存着想,你要生存下去,你必须跟东吴正常保持一种联手的关系,否则你无法扛住北方的压力

愤怒的群臣终于被诸葛亮说服了,随后诸葛亮派出使臣,祝贺孙权称帝,孙权闻讯大喜,随即决定与蜀汉升坛歃盟,对天发誓,戮力同心,同讨魏贼。这样的结果,是蜀汉和东吴都很渴求的,而对于蜀汉来说却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当外部环境基本平稳之后,诸葛亮终于腾出手来,去解决一个令蜀汉头疼多年的问题,那就是南中叛乱。这里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这里居住着一支中国西南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佤族。每逢重大的民族节日,佤族人都会敲起战鼓木鼓,挥舞着战刀,跳着世代传承下来的舞蹈,以此纪念祖先的勇敢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三国时期,整个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都隶属于蜀汉,统称南中。南中地区世代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

东汉末年,***对南中地区搜刮无度,很多民众不断反抗,一些豪强趁机煽动叛乱,企图割据称雄,刘备当政时本有所好转,但在他病逝之后,一些豪强再次趁机叛乱。北有曹魏重压,南有豪强叛乱,南中之乱不平,蜀汉将两面受敌,诸葛亮决定亲自征讨南方,蜀汉建兴三年春三月,几万蜀兵在诸葛亮的亲自率领下,浩浩荡荡地向南中之地进发,然而,要想征服这片广袤的荒蛮之地,绝非易事,广大南中地区山高林密,危险重重,瘴疠之乡到处都有充满敌意的眼睛。佤族人历来骁勇善战,每一次战胜敌人,他们都会用一种特别的仪式来庆祝,然而,当诸葛亮进入南中之后,向来以凶悍著称的叛乱部队,却没有得到庆祝胜利的机会,他们在训练有素的蜀汉正规军面前一触即溃,蜀汉大军很快向叛军首领孟获展开攻击,并最终蒋孟获擒住。

让孟获想不到的是,诸葛亮虽然擒住了他,却并没有伤害他的意思,而是请他观看汉军阵营,孟获不以为然,对诸葛亮说,如果能放他回去再聚一战,他一定可以打败诸葛亮,诸葛亮哈哈一笑,将孟获放走,约他择日再战。其实,在诸葛亮的心中,平定叛乱绝不是依靠武力杀伐这么简单,对于南中,诸葛亮有着一个更为长远的打算。史书记载,诸葛亮七擒孟获,七纵孟获。最后,孟获输的心服口服,诸葛亮还要放他,孟获再也不敢回去了,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沈伯俊:诸葛亮在军事上发展非常顺利,因为他赢得了民心,得到了少数民族民众的欢迎,史书记载,建兴三年春,南征,其秋悉平,到了秋天就全部平定了。

收服孟获之后,南中各个部族纷纷归附,佤族人说,他们的祖先还与诸葛亮结下盟誓,生生世世镇守边关,永不叛乱。不过,结束叛乱只是平定南中的第一步,接下来,诸葛亮要真正开始实施自己对于南中的了。这里是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爬街村,10年代,尼桑老人作为锡盟民族工作队队长,被派到这里帮助村民们发展农业生产。老人至今还记得,比他更老的老人们给他讲的,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尼桑:我主要是跟一个名字叫哎音的老人,死了可能是十多年吧,还有个叫艾桑的死了有五六年了,按照他们说的(佤族语),也就2000年以前,就在这个时候,因为产量很低,他(诸葛亮)就教如何工作,如何耕种,如何选种,把这个管好。

约一千八百年前,一些蜀汉的官员被诸葛亮派到这里,他们带来了当时最先进的农耕技术,教会了南中人民盖房子,种水稻,使用耕牛,植桑养蚕,纺纱织布,改变了这里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这里是云南省普洱市,是闻名中外的普洱茶最主要的产地之一,相传,当年正是诸葛亮在这里大规模的推广茶叶种植,才有了后来的普洱茶。今天,普洱茶已经是中国人最日常的生活茶饮之一,为了纪念诸葛亮,与其它地方不同,这里的人们奉诸葛亮为茶祖,像这样的,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在广大的西南地区有很多,这些美丽的故事,宛若普洱茶的茶香,越是经历久远的年代,越是厚重、香醇。

沈伯俊:早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就提出了他的治理南中的原则,南抚夷越,既然是南抚夷越,那他的原则就是,但欲服其心,不欲灭其类也。

七擒孟获,南抚夷越,最终让这里的人们过上真正稳定的生活,这才是诸葛亮心中真正的对南中的平定,经过几年的努力,蜀汉终于有了一个和平安稳的环境,而此时,诸葛亮所推行的内政改革也已经全面展开。内政,第一位重要因素就是人才,诸葛亮选拔人才不拘资历,不拘地域,尤其注重德才兼备。张裔,益州太守,长以一周太少,在南中叛乱时期,被反叛首领抓获献给了孙权,在这之后数年,诸葛亮心中一直牵挂着这个才识过人的张裔。后来,在邓芝出使东吴期间,邓芝遵照诸葛亮的嘱托,向孙权提出,希望能够放张裔回蜀,适逢两国重新修好,孙权痛快的答应了邓芝的请求。然而,事后孙权很快发现,张裔是一位博学多才之士,十分后悔放虎归山,于是立即派人去追,而张裔早已连夜返回蜀地去了。张裔归来,诸葛亮立即委以重任,蜀汉又有了一位得力的官员,蒋琬、费依、董允、王连、陈震、张裔、费诗、秦宓等等,像这样被诸葛亮发现,并任用的官员数不胜数。巴蜀地区有才能的人才,争相为国家效劳。

沈伯俊:他善于发现人才,诸葛亮本人就是刘备慧眼识才,才走上政治舞台,诸葛亮怎么识才,怎么衡量一个人才,他始终坚持德才兼备。

内政建设,除了需要得力的人才,更需要建立一套制度、完善的法律体系,诸葛亮亲自主持制定了蜀汉的国家法律《蜀科》,以法治蜀,从严治国。公元228年这一天,蜀汉的刑场周围挤满了文武群臣和围观的百姓,行刑时间将至,只见一个人缓缓来到刑场。这个人,正是诸葛亮最疼爱的谋士—马谡,马谡因为违反军令,导致战略要地街亭失守,兵败失守之后,马谡又临阵逃脱,论罪当斩,临刑前,马谡给诸葛亮写信,信中他视诸葛亮为自己的父亲,并将一家老小托付给诸葛亮,围观的百姓无不动容流泪,群臣纷纷向诸葛亮求情。然而,此时的马谡却十分清楚,自己罪无可赦,丞相绝不会姑息,马谡被斩首后,诸葛亮伤心痛绝,久久难以平复。在在诸葛亮惩处的人里面,即有亲贵,也有功臣,无论是什么人,一旦触犯法律,诸葛亮一律严办,绝不袒护。然而,诸葛亮依法治蜀,绝不是靠简单的严刑酷法,而是建立在教化的基础上,并充满了人文关怀。同为先帝托孤的大臣李严,因为弄权而贻误军机被诸葛亮弹劾流放,在这之后,诸葛亮给李严的儿子李丰,写了一封信,信中诸葛亮诚恳地说明了流放的理由,并希望李丰能够说服自己的父亲,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李严得知后,十分感动。多年以后,当李严在流放地听到诸葛亮逝世的消息,一时悲愤,发病而死。

诸葛亮的法治,饱含了劝善惩恶的一片赤诚,上至王宫大臣夏至黎民百姓,无不对他畏威怀德,心悦诚服。百姓怨声载道,沸反盈天,这是法治的最低层次,百姓道路以目,敢怒不敢言,这是法治的次低层次,百姓口无怨言,依法守法,这是法治的最高层次。心有服意,受罚者刑之而不怨,诛之而不怒,这是先秦法家实践不可能达到的层次。

梁满仓:诸葛亮他这个治理国家,其实我说是儒法融合,融合是有机的,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沈伯俊:我们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教化为先,法治为后,执法严明,公正守信。

招揽贤才,依法治蜀,在诸葛亮的治理下,蜀汉政通人和,吏风廉洁,巴蜀大地开始呈现一派崭新的气象。现在,正是到了大刀阔斧进行经济治理的时候了,都江堰,这个由秦国李冰父子开凿建设的水利工程。2000多年来,无论是岷江出现洪峰还是枯水,它都忠实地把农业所需要的水量,源源不断地送往成都平原,成就天府之国的富庶。

张开勇,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副局张开勇和他所在地,是都江堰管理局,主要工作就是维护都江堰水利工程,能够正常发挥作用,以保证对成都平原超过1000万亩的农田的灌溉。

张开勇:李冰在整个三大布局,三大工程布局是非常伟大科学的设计,但是并不是说他把所有的问题都全部解决了,正因为历朝历代都重视水利、重视都江堰,对都江堰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注入新的材料、新的技术,然后不断的完善。

这一年,有一队1200人的士兵突然进驻在这里,这些士兵是诸葛亮派来专门保护和维护都江堰的,作为水利工程,都江堰需要不断地进行维护,诸葛亮深知这一点。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杩搓和竹篾的结合,杩搓呢,古代修建水利工程,没有现在的钢筋水泥,要以竹篾为兜,内装鹅卵石的,逐层累叠而堤坝,这样的建筑材料,要是遇上特大洪峰,就有决堤的危险,多年的战乱,都江堰已经年久失修,为此,诸葛亮专设堰官,对都江堰加强管理,1200人既是士兵,又是并修护和维护的河工,他们常年驻守日夜巡视,对都江堰进行保护和疏浚。

沈伯俊:诸葛亮的这一举措呢,又被后来的历代王朝仿效、沿袭,这才使都江堰能够2000年来持续发挥功效,所以我们可以说,都江堰这个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李冰有开创之功,诸葛亮维护之功。

在诸葛亮的呵护之下,都江堰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而诸葛亮所首设的堰官制度,则一直被沿袭了下来。水利是农业之本,而农业是立国之本,经过几年的发展,蜀汉农业生产欣欣向荣,粮食连年丰收。晋人左思,在他的《蜀都赋》中,对当时成都平原稻黍千重的景象,有着这样的描述,沟洫脉散,疆里绮错,黍稷油油,粳稻莫莫。

梁满仓:本来四川就是个天府之国,它有了一个稳定的环境,又有了一个很好的政策,这么它的农业很快就会发展起来。

巴蜀地区历来物产丰富,井盐是巴蜀地区最主要的物产之一,东汉末年以来,井盐的生产管理一度混乱,生产效率低下,诸葛亮决定强化食盐官卖政策,增加井盐数量,同时对生产技术加以改进。井盐是只通过挖井汲取地下水熬制而成,传统的熬制方法,用所谓的家火熬制。诸葛亮大力改进和推广火井煮盐的技术,火井就是指天然气井,史料记载,巴蜀地区是最早发现和利用火井的地方。一直以来,火井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诸葛亮对火井的井口进行了改进,使得火井煮盐的效率大大提高,产盐量是家火煮盐的一倍以上,直到今天,四川的火井依然使用火井煮盐。

在四川的长宁、自贡等地,依然有很多古代留下来的盐井遗址,在诸葛亮治蜀期间,蜀地盐井遍地开花,盐,成为了蜀地的重要物产之一,而盐税因此也成了蜀汉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后世称诸葛亮此举为以盐立国。在古代,可以与盐相提并论的,那就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铁,如果说蜀汉是以盐立国,那么还可以说蜀汉是以铁强国。三国时期,中国的冶铁技术得到充分的发展,百炼钢、灌钢、淬火法等新的冶炼技术,都在这个时期出现。史书记载,诸葛亮任命精于冶炼的巧匠浦元在汉中铸造宝刀,浦元对淬火用的水要求极高,专用蜀水淬火,一次,他命人从成都取蜀水回来,浦元一试,说里面掺杂了八升涪水,不能用,取之者大惊,立即叩头谢罪,承认因路上不小心,洒掉了一部分蜀水,而参进了八升涪水。浦元用精湛的淬火技术,打造的刀具锋利无比,被誉为神刀,他命人往竹筒里装满铁珠,以刀切之,竹筒应声而断,而他打造的甲胄则异常坚固。

据《南史》记载,浦元为诸葛亮打造的铜袖铠帽,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入,据说,以此甲胄技术,结合南中地区的藤甲,能造出一种既坚固又轻便的盔甲,这种盔甲,就是传说中国软猬甲的原型。沈伯俊:冶炼业它不仅可以制造兵器,更多的它是制造农具,它就促使铁器的运用和推广,所以蜀汉的不仅兵器有名,农具也做得很好。

蜀汉生产的铁器,更多地用于农业生产,这些质地优良的铁质农具,使用起来省心省力,便于精耕细作,有力推动了蜀汉的农业发展。盐业和铁业,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成为蜀汉经济的重要基础。然而,在蜀汉还有一样更为特殊的物产,这种物产堪称稀世珍品,它不仅是王宫贵族们竞相收藏的瑰宝,皇帝更是拿它作为赏赐臣子的重要赐物,它就是蜀锦。巴蜀之地自古就有养蚕造丝的传统,而蜀地所养成的蚕丝制成的锦,因其工艺精湛、质地坚韧、色彩华美而闻名天下,故名蜀锦。诸葛亮曾经说过,决敌之资,惟仰锦耳,为了鼓励农桑,诸葛亮亲自垂范,种桑八百株,从事养蚕和织锦生产。为了提高蜀锦的产量,诸葛亮设置了专门的官员,负责管理蜀锦的生产,这样的官员,叫做锦官,正是从诸葛亮开始,蜀锦的生产变成规模化的国家行为,在诸葛亮的治理下,蜀锦生产在规模和产量上都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程度。

西晋文学家左思在《蜀都赋》中说,蜀汉境内桑园遍地,城内大街小巷,家家机杼之声相和,织锦人家千户万户,花纹装饰的织锦斐然成章,经过江水洗濯的织锦色泽分外鲜艳,蜀锦成为了蜀汉的重要出口产品,史书记载,曹操一家祖孙三代,都十分喜欢蜀锦,曾经多次秘密派人来到西蜀购锦,孙权经常用蜀锦来奖励手下的大臣。不仅如此,蜀锦还远销至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伊朗、中东和欧洲地区。蜀锦成为诸葛亮闭关息农,养育民物政策的最重要经济保障。

沈伯俊:当时工匠们集中居住生产的地方叫做锦里,衙门所在地就叫做锦官城,于是乎锦里、锦官城、锦城,变成了成都的别名,今天还在使用。有司盐校尉、有司金中郎将,有锦官,这几个专门官职的设置,再加上前面的堰官,可见诸葛亮是何等的重视巴蜀地区经济的发展,这方面做好了,就起到什么作用,富国安民,蜀中大治。

公元234年,早春时节,蜀地还未从漫长的寒冷中完全苏醒过来,蜀汉丞相诸葛亮决定,再次率军北伐,这是诸葛亮一生中最后一次北伐,此时,距离刘备托孤已经十一年,这十一年,诸葛亮倾尽全力治理蜀汉,蜀汉的国力已经全面恢复。这十一年,蜀汉经历了一次南征,四次北伐,抵御了一次魏国的侵略。前四次北伐,蜀军都没能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现在,诸葛亮即将再次踏上征程,北伐曹魏。难道这位著名的军事家,真的可以消灭人口和军队数量已经五倍于自己的曹魏,从而复兴心目中的大汉王朝吗。早在第一次出征之前,诸葛亮曾经上疏后主刘禅,表达新址,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其存亡之秋,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边,并加以阻止,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深追先帝之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楼劲:这个时候他《隆中对》当时的那种理想,应该说已经离它实现,是越来越远,已经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明明知道我就是能够延长它的运作而已,不可能再实现我的预定目标,但他依然坚定地走到了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蜀汉建兴十二年二年二月。诸葛亮举全国之力,亲率十万大军,由斜谷口向北进军,早已得知消息的魏军统帅司马懿,在渭水之滨五丈原率领大军严阵以待,汉军与魏军对峙于五丈原,跟前几次交战一样,司马懿依然取严防死守的战术,只是死守,决不出战,任由诸葛亮派人到魏军阵前百般辱骂,魏军将士个个愤恨,引以为奇耻大辱,司马懿就是坚决不战。汉魏两军在渭水之滨相持数月,最终诸葛亮无计可施,进退两难,终于一病不起。重病中的诸葛亮知道,自己命数已定,北伐难成,弥留之际,专程成成都赶来的尚书仆射李福问诸葛亮,百年之后谁可继任,诸葛亮说蒋琬再任,李福又问,蒋琬之后有谁可任,诸葛亮说费祎可任,李福第三次问话后,诸葛亮再也没有说话。此时的五丈原正值深夜,传说中诸葛亮病逝之际时,一颗流星划破长空,从东北落向西南,由大而小,落在了诸葛亮的军营之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三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知识分子和贤臣诸葛亮,怀着北伐中原,复兴汉室的未竟之志,离开了这个纷乱的世界。

梁满仓:他是生于乱世,他亲眼看到乱世给人们带来的种种灾难,他所追求的兴复汉朝,不是东汉末期的、桓帝、灵帝的、黑暗的、四分五裂的汉朝,他是追求的是光武帝刘秀初建东汉的,那种统一蓬勃的,欣欣向荣的汉朝。

楼劲:这就是为理想而死,为信念而死,为承诺而死,这是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从普通老百姓、还是大政治家这个角度来说,都是最为可贵的品质。

自诸葛亮逝世以来,千百篇诗文讴歌他,无数的百姓颂扬他,遍布各地的文物古迹,死而后已。是对他最好的纪念。一批批仁人志士,沿着他的足迹,继承他的遗志,为中华民族鞠躬尽瘁,沈伯俊:诸葛亮的品格,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集中体现,一是忠贞,这个忠是忠于理想、忠于事业,加以升华就是忠于国家、忠于民族。而是智慧,这种智慧是大智慧,这种智慧还包括军事智慧、科技智慧以及更深刻的人生智慧。

诸葛大名垂宇宙,万古云霄一羽毛,忠诚、敬业、自强、公正、廉明、勤政、淡泊,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和贤臣的所有美德集于诸葛亮一身,成就了诸葛亮的伟大人格和精神魅力,成为所有时代衡量为官者贤愚忠奸的标尺。虽然诸葛亮的肉体生命早已不在,但他的精神生命光耀千秋,诸葛亮的名字,已经变成了一个文化符号,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全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深深影响着今天,乃至明天的中国社会。

三国演义文言文版第五回

西汉《礼记》记载:砚冰释,命儿童入小学,学篇章。八月暑退,命儿童入小学,如正月焉。就是说,等到正月过后寒冰消逝,儿童可以送去小学了。八月份暑气消退,可以送儿童去上小学,就像正月时候一样。

农闲的时候,刘备和其他宗族子弟就到村里的学校上学。

此时的刘备读书不用功也不刻苦。东汉时期的学校管理很严格,王充《论衡·自纪篇》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刘备因为贪玩,没少被老师责罚。

刘备的母亲,感慨于刘备祖父的事业无人继承,看到家道中落不禁感伤,她咬紧牙关,决心要让刘备重振门楣。她生活很是节俭,常年穿着粗布衣服、吃着粗茶淡饭,把钱一分一分地省下来。喧嚣的集市锻炼了刘备,让刘备近距离体验交流的技巧,听着异域风情的故事、以讹传讹的传说,刘备的眼界比身边的同龄人知道得多。

再大些的时候,一到农忙时节,刘备就到地里干些农活,体验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勤,感受着普通百姓的酸甜苦辣。家庭、学校、集市、农田,他的身份在四个不同的领域,适时变换。因为见多,所以识广,他生性宽厚、正直,经过生活的磨砺,更加坚毅成熟,和身边的同龄人比起来,他已经能够做到喜怒不形于色的沉稳。

刘备往来于家庭、学校、集市、农田,凭借着自己宽厚待人的真性情,不同身份、不同地域的朋友也格外多。简雍,和刘备一样,都挺讲义气,也都有文化,两个人一见如故。而且,简雍口才非常好,刘备喜欢与他交往,每当刘备自己难开口的时候,简雍拍拍胸脯,“让我来”。

临近县城的牵招,有时候也跟着朋友到涿郡,和刘备同样义气相投,结为生死之交。晋代的孙楚在《雁门太守牵招碑》中,高度赞扬了两人之间的这段友谊,“君与刘备少长河朔,英雄同契,为刎颈之交”。

刘备为人仗义,他朋友多、见识多,相较同龄人早熟一些,伙伴之间出现矛盾,刘备就出面调解,大家都很信服。刘备在伙伴中的威信也越来越高。看到伙伴们的心服口服,刘备也觉得自己是佼佼者。正如马太效应那样,越成功越自信,越自信越成功。

刘备梦想着成就一番事业,梦想着出人头地,但是具体是做什么?是当一个读书人,走举孝廉的正途?还是去从军,九死一生封狼居胥?亦或是留在家乡皓首穷经传道受业?刘备没想过,也不清楚。

?此时的贵族子弟正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之下,历练着自己纵横捭阖大局观和驾驭权术的能力;在自家豪门的交际圈里,接触的自然多是非富即贵的风流人物,他们有意无意地模仿学习。袁绍、曹操凭借着自己的聪慧,渐渐在贵族子弟当中小有名气;孙策则跟着父亲孙坚来到战场,感受凄风冷雨和胜利酣畅……很明显刘备输在了起跑线。

论硬件,刘备当然无法与袁绍、曹操、孙策等人比。论软件,袁绍、曹操和孙策站在先人的积淀之上,接受着帝国上乘的教育,刘备处在小地方,耳濡目染的更多的是生活碎碎的细腻,缺乏睥睨天下的宏观,所以,刘备大局观的培养比不上曹操、袁绍等人,这也成为阻碍他日后取得更大成绩的短板。但是,刘备也有自己的优势。优越环境虽能使生活其中的人养就平和的心态,剔除不必要的偏执和仇怨,但也容易消弭人的斗志; 贫困纵然让人“劳筋骨,饿体肤”,但却能够磨练人的意志。

很多家境贫寒的子弟,因为家境的卑微,变得自怨自艾,甘于沉沦,但也有许多贫民子弟在贫困的生活中历练品性,逐渐脱颖而出。

不过,话说回来在注重门第的封建时代,仅凭一些优秀的品质,还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成长阶段,他需要较为明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以及一些安身立命的本领技巧。这些,都是私学里的老师所不能给予的,刘备需要一位更好的老师。在这方面,刘备无疑是的。

?公元175年,刘备15岁。此时的涿郡正在几乎沸腾的气氛中,大街小巷都在评论着什么。这一切的改变,只因为做过九江太守的卢植告病归乡。回到涿郡后,估计卢植打算进自己的微薄之力发展家乡的教育事业,因而闭门讲学。

卢植,字子干,年轻时和经学***郑玄拜当时的儒学***马融学习。马融,平生著述颇丰。马融讲学有一个特点,喜欢“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大部分学子看到美女妙曼的身姿口干舌燥、耳红面赤,仿佛无人搭理的穷书生遇到了美丽绝伦的聂小倩。

然而,卢植每次听课从来都是目不斜。

这世上有几人能做到直面挑逗无动于衷?又有几人经得起温柔富贵乡里的含情脉脉?卢植的专心,让经历过世道变迁、人生峰谷,目睹过无数才子佳人的马融惊叹不已。卢植凭借勤奋很快得到侍讲的待遇,成为马融的高徒。后来,卢植推荐好友郑玄跟随马融学习。

公元168年,13岁的刘宏登上皇位,但朝政大权实际操控于皇太后窦妙及其父亲大将军窦武手上。六月到来之际,还是布衣身份的卢植听说朝议又要对窦武加封,大胆献书劝窦武“宜辞大赏,以全身名”。身为大将军的窦武看到献书,一笑了之,不予追究以示宽大。

?窦武加封不久,就发生了宫廷,宦官集团对窦武、陈蕃等人开始疯狂的报复。卢植向大将军提出建议,竟然无心插柳,受到提拔重用。

?扬州九江郡蛮族叛乱,朝廷拜卢植为九江郡太守,文武兼备的卢植到任后,很快便平定叛乱。正当卢植仕途青云直上之时,一场大病向他袭来,他不得不辞职回家养病,养病之余开班讲学。

刘备很关注,刘备的母亲更关注。刘备的母亲知道自己的儿子要想出人头地还得走“察举制”,就必须得到社会名流的肯定。但是,现在的家境已经难以和社会名流产生交集了,自己的儿子距离光大门楣、出人头地的机遇越来越远。卢植的回乡,对刘备是一个机会,一个得到社会名流认可的机会。

刘备的母亲决定送刘备去读书,平日的省吃俭用加上刘元起的资助,刘备带上行囊和刘德然一起踏上了求学的路程。

卢植他没有老师那么多美女,但是,授课更加精彩。他精通各种儒学经典,加上他常有匡扶社稷、救济世人的志向,所以他的课程既传授知识,有陶冶情操。

《后汉书·卢植传》中记载:卢植曾谨略陈八事:一曰用良,二曰原禁,三曰御疠,四曰备寇,五曰修礼,六曰遵尧,七曰御下,八曰散利。用良:让州郡核举贤良,随才任用。原禁:对党锢之人多加赦宥。御疠:安葬无罪被害的宋皇后的亲属。备寇:优待侯王之家,以防变乱。修体:征召像郑玄那样有才德的人。尊尧:按时对郡守刺史进行考绩。御下:杜绝设宴请托之类的恶习,责成有关部门办好荐贤之事。散利:建议刘宏不再蓄积私财。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卢植对士人的同情、对人才察举的思考以及对法家思想中用制度管人理事的推崇。?

他根据自己的从政经验,将一些法家思想的东西加入了自己的课程。

刘备跟着卢植学《荀子》,在“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懂得了学习要有毅力;在“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中了解了学习的意义,从此刘备一改“不爱读书”的毛病,朝着修齐治平的方向迈进。

刘备跟着卢植学《礼》,这让刘备懂得如何去尊重读书人,怎样的礼数才能合乎规范,朴质的内心经过礼仪的规范,那就是一种能够让农民、商贩、知识分子等群体都愿意接纳的力量,他们都能从刘备的身上感受到同类的亲切,同时在刘备的身上又能感受到自己所缺乏的品质,这些为日后刘备让不同阶层、群体倾心追随打下了人格基础。

刘备跟着卢植学《诗》,这让刘备的文学造诣也有了质的飞跃,再后来的日子里,虽然没有像曹操那样文斐然,但也留下了诸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传世经典。

刘备跟着卢植学《尚书》《春秋》,这让刘备明白了百姓的重要性,认识到了国家兴旺的基本规律,从卢植的政治理念中,刘备渐渐明白“亲贤臣、远小人”的道理,也更加清晰地知道党锢之祸的孰是孰非。

刘备跟着卢植学《韩非子》,在“欲速则不达”中懂得了先谋而后动。在“言赏则不与,言罚则不行”中懂得了赏罚有信的重要意义。在“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中懂得了待人真诚可以得人心。在“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懂得了法律面前平等。在“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懂得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道理……

卢植深深影响刘备。刘备称帝后,以儒家思想为正统,使得蜀汉是三国之中唯一的也是最纯粹的以儒治国的国家,蜀汉也因此出了诸如孟光、杜微、尹默、许慈等儒学***。同时,刘备也很注重学家思想,格外强调法治的重要性,专门安排诸葛亮、***、李严、伊籍、刘巴等人造《蜀科》,依法治蜀。

这段求学经历对刘备而言,是非常重要和宝贵的。这让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处在发展阶段的刘备,得到了更加正规、系统的儒学教育,而且经过法家思想和经验实务的武装,变得更加经世致用。

如果说求学前的刘备对出人头地的概念停留在好官上,那现在的刘备对为何做好官、如何做好官有了理论上的准备。做一个像卢植那样的国家栋梁!这个志向在刘备心中开始发芽。

这次求学的收获不止于此,刘备还遇到了人生中一位贵人,那就是公孙瓒。

历史揭秘:刘备为什么要玩“桃园三结义”

1. 《三国演义》第五回古文译文

这是你的古文,你不是小学生的话,应该能看懂,这古文真的很基本。

却说陈宫临欲下手杀曹操,忽转念曰:“我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不若弃而他往。”

插剑上马,不等天明,自投东郡去了。操觉,不见陈宫,寻思:“此人见我说了这两句,疑我不仁,弃我而去;吾当急行,不可久留。”

遂连夜到陈留,寻见父亲,备说前事;欲散家资,招募义兵。父言:“资少恐不成事。

此间有孝廉卫弘,疏财仗义,其家巨富;若得相助,事可图矣。”操置酒张筵,拜请卫弘到家,告曰:“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切齿。

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公乃忠义之士,敢求相助!”卫弘曰:“吾有是心久矣,恨未遇英雄耳。

既孟德有大志,愿将家资相助。”操大喜;于是先发矫诏,驰报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

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骈集。知 一日,有一个阳平卫国人,姓乐,名进,字文谦,来投曹操。

又有一个山阳巨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也来投曹操。操皆留为帐前吏。

又有沛国谯人夏侯敦,字元让,乃夏侯婴之后;自小习枪棒;年十四从师学武,有人辱骂其师,敦杀之,逃于外方;闻知曹操起兵,与其族弟夏侯渊两个,各引壮士千人来会。此二人本操之弟兄:操父曹嵩原是夏侯氏之子,过房与曹家,因此是同族。

不数日,曹氏兄弟曹仁、曹洪各引兵千余来助。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二人弓马熟娴,武艺精通。

操大喜,于村中调练军马。卫弘尽出家财,置办衣甲旗幡。

四方送粮食者,不计其数。知 时袁绍得操矫诏,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万,离渤海来与曹操会盟。

操作檄文以达诸郡。檄文曰:“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

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操发檄文去后,后镇诸侯皆起兵相应: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

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

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

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

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

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

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投洛阳来。知 且说北平太守公孙瓒,统领精兵一万五千,路经德州平原县。

正行之间,遥见桑树丛中,一面黄旗,数骑来迎。瓒视之,乃刘玄德也。

瓒问曰:“贤弟何故在此?”玄德曰:“旧日蒙兄保备为平原县令,今闻大军过此,特来奉候,就请兄长入城歇马。”瓒指关、张而问曰:“此何人也?”玄德曰:“此关羽、张飞,备结义兄弟也。”

瓒曰:“乃同破黄巾者乎?”玄德曰:“皆此二人之力。”瓒曰:“今居何职?”玄德答曰:“关羽为马弓手,张飞为步弓手。”

瓒叹曰:“如此可谓埋没英雄!今董卓作乱,天下诸侯共往诛之。贤弟可弃此卑官,一同讨贼,力扶汉室,若何?”玄德曰:“愿往。”

张飞曰:“当时若容我杀了此贼,免有今日之事。”云长曰:“事已至此,即当收拾前去。”

玄德、关、张引数骑跟公孙瓒来,曹操接着。众诸侯亦陆续皆至,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

操乃宰牛杀马,大会诸侯,商议进兵之策。太守王匡曰:“今奉大义,必立盟主;众听约束,然后进兵。”

操曰:“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绍再三推辞,众皆曰非本初不可,绍方应允。

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绍登坛。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

其盟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

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

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读毕,歃血。

众因其辞气慷慨,皆涕泗横流。歃血已罢,下坛。

众扶绍升帐而坐,两行依爵位年齿分列坐定。操行酒数巡,言曰:“今日既立盟主,各听调遣,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

袁绍曰:“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

各宜遵守,勿得违犯。”众皆曰惟命是听。

绍曰:“吾弟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更须一人为先锋,直抵汜水关挑战。

余各据险要,以为接应。”主 长沙太守孙坚出曰:“坚愿为前部。”

绍曰:“文台勇烈,可当此任。”坚遂引本部人马杀奔汜水关来。

守关将士,差流星马往洛阳丞相府告急。董卓自专大权之后,每日饮宴。

李儒接得告急文书,径来禀卓。卓大惊,急聚众将商议。

温侯吕布挺身出曰:“父亲勿虑。关外诸侯,布视之如草芥;愿提虎狼之师,尽斩其首,悬于都门。”

卓大喜曰:“吾有奉先,高枕无忧矣!”言未绝,吕布背后一人高声出曰:“割鸡焉用牛刀?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首级。

2. 《三国演义》第五回和第六回白话文

第五回是: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陈宫害怕被曹操杀死,连夜投奔东郡。曹操来到陈留,见父亲将欲招募义兵。于是曹操发矫诏,驰报各路,曹操因此招募了几名大将。曹操发檄文后,各镇诸侯皆起兵接应。刘、关、张三人也跟随公孙瓒来投曹操,随即选袁绍为盟主。

孙坚遂领本部人马杀奔汜水关来,董卓派吕布、华雄来守关。华雄出关斩了济北相鲍信的弟弟鲍忠,孙坚引四将来到关前,小胜董卓军,后因粮草跟不上而被华雄打败。华雄领铁骑来到关下,连斩两员大将。关羽提刀出寨,不多时便斩华雄而归。

董卓听之华雄被斩,即令吕布出关。袁绍即令八路诸侯去虎牢关迎敌。吕布威风凛凛,连杀两员大将,伤一大将。此时刘关张上前,吕布招架不住,带着残败军卒,逃回了虎牢关。

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

董卓与联军交战失利,用李儒之计,将汉献帝劫往长安,李傕、郭汜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迁往长安,死者不可胜数,卓临行,教人放火烧居民房屋,发掘陵墓坟冢,联军先锋孙坚率先冲入洛阳,扑灭宫中余火,设军帐于建章殿上,其军士在殿南一井中捞起一具女尸。

项下带一锦囊,内装一枚玉玺,上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孙坚心动,认为石自己要当皇上的征兆,乃托疾归江东.,想军中有人告密,二人就此翻脸,孙坚拔寨离洛阳而去,袁绍写了一封信,派人连夜赶往荆州,要刘表截住孙坚。

夺取玉玺,联军从此分裂,曹操领兵讨董卓,被吕布打败后埋怨袁绍,投扬州去,公孙瓒与刘关张亦离袁而去,袁自投关东,荆州刺史刘表截孙坚讨玉玺。

扩展资料:

人物分析:

曹操

做人大气,宽宏大量。官渡之战后,曹操收缴到了许多来自许都投给袁绍的信件,他没有追究,一把烧掉,不留案底;对于写文章骂了他祖宗三代的陈琳,也不追究,继续给官做。虚怀若谷,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能够虚心接受他人的正确意见。

有极大的人格魅力,善于用人。荀彧、郭嘉都是在曹操势力还很弱小的时候,就从强大的袁绍那边投奔过来的。残暴。为父报仇讨伐陶谦的时候,屠城,泗水为之不流。曹操的部下夏侯渊、曹仁也多有屠城的记录,而他们的屠城行为也是接到曹操指示的。

吕布

吕布在里的生命其实是短促的,却是极富色彩,形象最鲜明的,吕布一生,虽然神勇无比,但因拜主不明,只得被逼弑主,最后只占得徐州一地,并终败于曹操,被缢死于白门楼。

究其失败的原因,这与他的性格密不可分的,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有怎样的性格就有怎样的命运。吕布之所以失败,是由他性格上的缺陷造成的;他不但拜主不明而且疑心极大。

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3. 三国演义第五回翻译

“三英战吕布”是长篇历史《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情节,故事背景为袁绍联合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猛将吕布一连打败众将之后,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在虎牢关与吕布大战的故事。

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回。 一、故事评论·三英战吕布 刘备有心抱负于天下,关羽、张飞二人各自身怀绝技,一直未得到展示,此前唯有关羽斩杀华雄初显本领,此后,刘等三人已然名满天下,此次虽然是吕布先收兵,然吕布在三人之前已经斩杀诸将,并且以一敌三,虽然表面上是吕布战败,实际上为吕布赢。

然吕布之勇名冠三军,无人匹敌,当下第一次遭遇对手,自然令袁绍军队士气大振。 一、典故·三英战吕布 《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情节。

但不是史实,因为据史书记载,参与讨伐董卓的没有公孙瓒,也没有“三英”,因此中“温酒斩华雄”以及“三英战吕布”都是杜撰的。“三英”指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

4. 三国演义的第五回内容(***粘贴原文)

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却说陈宫临欲下手杀曹操,忽转念曰:“我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

不若弃而他往。”插剑上马,不等天明,自投东郡去了。

操觉,不见陈宫,寻思:“此人见我说了这两句,疑我不仁,弃我而去;吾当急行,不可久留。”遂连夜到陈留,寻见父亲,备说前事;欲散家资,招募义兵。

父言:“资少恐不成事。此间有孝廉卫弘,疏财仗义,其家巨富;若得相助,事可图矣。”

操置酒张筵,拜请卫弘到家,告曰:“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切齿。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

公乃忠义之士,敢求相助!”卫弘曰:“吾有是心久矣,恨未遇英雄耳。既孟德有大志,愿将家资相助。”

操大喜;于是先发矫诏,驰报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骈集。

一日,有一个阳平卫国人,姓乐,名进,字文谦,来投曹操。又有一个山阳巨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也来投曹操。

操皆留为帐前吏。又有沛国谯人夏侯敦,字元让,乃夏侯婴之后;自小习枪棒;年十四从师学武,有人辱骂其师,敦杀之,逃于外方;闻知曹操起兵,与其族弟夏侯渊两个,各引壮士千人来会。

此二人本操之弟兄:操父曹嵩原是夏侯氏之子,过房与曹家,因此是同族。不数日,曹氏兄弟曹仁、曹洪各引兵千余来助。

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二人弓马熟娴,武艺精通。操大喜,于村中调练军马。

卫弘尽出家财,置办衣甲旗幡。四方送粮食者,不计其数。

时袁绍得操矫诏,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万,离渤海来与曹操会盟。操作檄文以达诸郡。

檄文曰:“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

檄文到日,可速奉行!”操发檄文去后,后镇诸侯皆起兵相应: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

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

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

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

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

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投洛阳来。

且说北平太守公孙瓒,统领精兵一万五千,路经德州平原县。正行之间,遥见桑树丛中,一面黄旗,数骑来迎。

瓒视之,乃刘玄德也。瓒问曰:“贤弟何故在此?”玄德曰:“旧日蒙兄保备为平原县令,今闻大军过此,特来奉候,就请兄长入城歇马。”

瓒指关、张而问曰:“此何人也?”玄德曰:“此关羽、张飞,备结义兄弟也。”瓒曰:“乃同破黄巾者乎?”玄德曰:“皆此二人之力。”

瓒曰:“今居何职?”玄德答曰:“关羽为马弓手,张飞为步弓手。”瓒叹曰:“如此可谓埋没英雄!今董卓作乱,天下诸侯共往诛之。

贤弟可弃此卑官,一同讨贼,力扶汉室,若何?”玄德曰:“愿往。”张飞曰:“当时若容我杀了此贼,免有今日之事。”

云长曰:“事已至此,即当收拾前去。”玄德、关、张引数骑跟公孙瓒来,曹操接着。

众诸侯亦陆续皆至,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操乃宰牛杀马,大会诸侯,商议进兵之策。

太守王匡曰:“今奉大义,必立盟主;众听约束,然后进兵。”操曰:“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

绍再三推辞,众皆曰非本初不可,绍方应允。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绍登坛。

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其盟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

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

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

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读毕,歃血。众因其辞气慷慨,皆涕泗横流。

歃血已罢,下坛。众扶绍升帐而坐,两行依爵位年齿分列坐定。

操行酒数巡,言曰:“今日既立盟主,各听调遣,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袁绍曰:“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

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

众皆曰惟命是听。绍曰:“吾弟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

更须一人为先锋,直抵汜水关挑战。余各据险要,以为接应。”

长沙太守孙坚出曰:“坚愿为前部。”绍曰:“文台勇烈,可当此任。”

坚遂引本部人马杀奔汜水关来。守关将士,差流星马往洛阳丞相府告急。

董卓自专大权之后,每日饮宴。李儒接得告急文书,径来禀卓。

卓大惊,急聚众将商议。温侯吕布挺身出曰:“父亲勿虑。

关外诸侯,布视之如草芥;愿提虎狼之师,尽斩其首,悬于都门。”卓大喜曰:“吾有奉先,高枕无忧矣!”言未绝,吕布背后一人高声出曰:“割鸡焉用牛刀?不劳温侯亲往。

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卓视之,其人身长。

5. 三国演义第五回

此回主要写的是众诸侯战讨伐董卓之中比较精彩的一部分描写的著名情节温酒斩华雄曾经让我夜不能寐,被罗贯中笔下的关云长突生钦佩之意。

曹操的组织能力很厉害。这是不可否认的,在当时一个战乱的年代能迅速组织起一拨有效的武装势利可以说只有天子能办到,需要不小的名气,冷静的思维,还有名正言顺的理由,最重要的是让各路诸侯都有一种大敌当前,唇亡齿寒的紧迫感。

曹操给我们展现他非凡的能力不亚于天子,所以说这一集更能体现出历史对他的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剩下的情节就是三英战吕布。

刘关张的兄弟情义,吕布的勇武过人可见一斑。

6. 《三国演义》第五回的主要内容

曹操到陈留发文召集天下英雄讨伐董卓,各路诸侯纷纷响应,并立袁绍为盟主。刘关张三兄弟在公孙瓒推荐下也参加了。董卓派吕布、华雄来守关,华雄在汜水关连斩两名大将,关羽毛遂自荐斩下华雄。

诸侯在虎牢关迎战吕布,吕布威风凛凛,连杀两员大将,伤一大将。此时刘关张上前,吕布招架不住,带着残败军卒,逃回了虎牢关。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罗贯中著长篇)

7. 三国演义1

三国演义1—5回内容如下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431333936: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东汉末年,汉桓帝年幼,外戚专权,宦官干政。

桓帝死后,灵帝继位,权力落在十常侍手中。他们卖官害民、横征暴敛,,终于在东汉灵帝光和七年正月,爆发了席卷中原的黄巾起义。

汉灵帝命地主豪强领兵镇压,各州募兵守备。 一个黑脸大汉见了,向叹气的人说道:“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反在此长叹,何为大丈夫?”那个叹气的青年名叫刘备,本是汉室宗亲,幼年丧父,跟母亲流落涿县,靠编席贩屦糊口。

黑脸大汉名叫张飞,在本地开肉铺,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在张飞家中,刘关张三人畅饮叙谈,他们志同道合,便在桃林中结拜为兄弟,立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接着兄弟三人来到铁匠铺各自打了兵器:刘备使双股剑,关羽使青龙偃月刀,张飞使丈八蛇矛。 第2回: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一日,董卓在温明园宴请百官,提出废立之事,遭到荆州刺史丁原反对。

董卓想杀丁原,因见丁原身后有个威风凛凛的大将,不敢动手,这个大将是丁原的义子吕布。 为了除掉丁原,董卓的谋士李肃带着赤兔马和重金来到吕布营内,劝说吕布投靠董卓。

有勇无谋、见利忘义的吕布当夜杀了义父丁原,做了董卓的义子。 董卓得到吕布,如虎添翼,更加横行无忌。

越骑校尉伍孚身怀利刃,企图刺死董卓,结果行刺未成,反遭。董卓强行废掉并毒死少帝刘辩,逼死何太后,勒死皇妃;随即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并自封相国。

第3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黄巾起义被镇压,刘备立了不少战功,却只当了中山府安喜县县尉。不久,十常侍命令各地太守派督邮下去查访,借机淘汰一批地方官吏。

黄巾起义军主力被镇压之后,地方割据势力迅速发展,外戚和宦官的斗争日趋尖锐。汉灵帝病危,围绕皇位的争夺,以张让为首的十位中常侍和国舅大将军何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

何后原是靠宦官势力立为皇后的,因而受张让等人左右,从中阻止。曹操建议:应先正君位,后讨贼。

何进便在灵帝柩前扶立太子辩继承帝位,何太后临朝辅政,何进以大将军参录尚书事,控制朝政。 袁绍、曹操带兵入宫,尽杀宦官,宫内火起,在混乱中,张让、段珪劫持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逃出皇宫。

曹操派兵追袭张让、段珪,寻找少帝。十常侍都在混战中丧命。

至此宦官势力彻底消灭,然而一场更大的战乱却由此开始。董卓带二十万人马驻扎在京城附近,人不卸甲,马不离鞍。

每日进城,由铁甲军开路,横行街市,残害百姓。为了扬威,他打算把少帝刘辩废掉,另立新君。

第4回 :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董卓进京后,废立皇帝,残害百姓,荒*暴虐,激起群臣共愤。一日,司徒王允借庆寿,约请几位旧臣到他府中叙谈。

当他谈到:“社稷旦夕难保”时,情不自禁,掩面哭泣。 骁骑校尉曹操自告奋勇,愿行刺董卓。

他向王允借来七星宝刀,来到董卓相府,伺机行刺。董卓正在园中小阁休息,他问曹操:“何故来迟?”曹操说因马太瘦弱。

董卓便命吕布为曹操挑选一匹好马,吕布出阁而去。 董卓因感困乏,倒身而卧,当他面朝里翻过身去时,曹操急忙拔出宝刀,刚要行刺,不料董卓从铜镜中看见曹操拔刀的身影,急忙回身问操,董卓接过宝刀,很是喜爱,便让操出阁去看马,曹操将马牵出相府,飞身上马,逃出洛阳。

曹操听到吕家厨房杀猪时的刀声和人语,疑心吕家要加害于他,误杀了吕伯奢全家。曹操却冷笑道:“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陈宫不愿跟随这样不仁不义的人,弃操而去。 第5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曹操行刺董卓未成,逃回陈留,尽散家财,召募乡勇。

他联络袁绍,并向各州郡遍发讨董檄文,得到天下响应。初平元年正月,十八路诸侯为匡扶汉室,歃血为盟,公推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共同起兵讨伐董卓。

华雄被斩,董卓便杀了袁绍的叔父太傅袁隗,起二十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李傕、郭汜把守汜水关;他自己则率领李儒、吕布等带十五万主力屯虎牢关。 十八路诸侯,各怀心事,互相猜忌。

吕布新败,兵无战心,董卓听从李儒的话引兵回洛阳,迁帝于长安。曹操见董卓西去长安,要袁绍乘势追袭。

袁绍以诸侯疲困,不可轻动为由,拒不发兵。曹操拂袖而去。

8. 三国演义第五回

此回主要写的是众诸侯战讨伐董卓之中比较精彩的一部分

描写的著名情节温酒斩华雄曾经让我夜不能寐,被罗贯中笔下的关云长突生钦佩之意。

曹操的组织能力很厉害。这是不可否认的,在当时一个战乱的年代能迅速组织起一拨有效的武装势利可以说只有天子能办到,需要不小的名气,冷静的思维,还有名正言顺的理由,最重要的是让各路诸侯都有一种大敌当前,唇亡齿寒的紧迫感。曹操给我们展现他非凡的能力不亚于天子,所以说这一集更能体现出历史对他的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剩下的情节就是三英战吕布。

刘关张的兄弟情义,吕布的勇武过人可见一斑。

刘备在诸葛亮眼中是个怎麽样的人

一、刘备为什么要先玩“桃园三结义”

刘备究竟是要守天下还是夺天下?这是《三国演义》没有正面回答的第一个问题。诸葛亮是要帮助刘备还是利用刘备?这是《三国演义》留下的更大疑问。然而,我们每一个读者都必须弄清它,否则就没有进益。中国古代文学之所以需要评论,就是因为其间大都使用了“回护”、“隐秀”之法,有政治避险的因素,也有艺术上的追求,这里暂时不管它。笔者认为揭去回护,上述问题都有答案且只有一个答案:刘备是为了失而复得天下,谋求汉家继刘邦、刘秀之后的第三次反转和连任,换瓤不换皮。诸葛亮则是要借刘备之力起家、建基,然后谋求王道、政体和哲学的全面更新,皮瓤皆换。他们仅有变革程度的不同,都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力量。如我们不认可这一事实,《三国演义》就真是一部不值得研究的“笑谈”了,社会也就永远停滞不前了。“篡逆”对于统治者来说是洪水猛兽,但对于民族这一生命体而言,却是必不可少的阴阳顺逆,即新陈代谢。只分合理不合理。貌似“反曹拥刘”的老儒罗贯中实际非常非常新锐。

先来看看刘备为什么要桃园三结义?

按照封建社会的潜规则,判断汉室到底具不具备改朝换代的合理性,关键要看刘家到底还有没有能人和王者。如果有,那么不管他在哪里,干何种营生,都应当拉出来溜一溜。经过一番大浪淘沙,终于冒出了一个很牛的人——刘备。他不但长有一副帝王相,而且心理素质极佳,可做到“喜怒不形于色”,让人难摸深浅。不过我们只要把握一点——看行为,不看言语——就不难窥破。就像判断股票走势一样,重点关注成交量的变化,不看价格起落。

刘备首先自省出刘家衰败的内在原因是只剩下“仁”了,而且都是怕阉人、怕老婆、怕舅子的虚仁。但无论是守天下还是打天下都不能缺少实仁、实义和实勇三大件,当初刘邦、刘秀就是三者兼顾。刘备自信自己从中山靖王那里承袭的“仁”还是蛮货真价实的,只缺乏“义”和“勇”,所以他就拉了关羽和张飞结拜异姓兄弟,强强联合,还组建了一支游离于官方和民间之外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其实严格说,该组织并不合法:第一,刘备虽姓刘,且自诩皇室宗亲,但没有被确认,实为一介农民,所以没有守在招兵榜前半路截获,私自组建“义军”的权力。第二,如果真是皇亲,那就不允许与异姓结拜兄弟,会破坏姓氏的纯正。第三,他们兄弟虽然帮助过“义军”镇压农民起义,但关羽也有过“造反”前科,张飞鞭笞过督邮,又都属于贼军、草寇行为。

不过乱世就是乱世,的合法性都遭到颠覆,哪还有人追究似是而非的擦边球呢?这便是刘备的第一高:有眼光,有胆识,民主开放,因时而动。但尽管他大造声势搞结义,还是只在民间有些影响,上流社会没人理睬,比如袁绍等诸侯就都不认识他。他便来了个第二高:主动求发展。与伯乐识千里马相反,他是千里马找伯乐,很快便瞅准了一个可能赏识“三驾马车”的人——曹操。曹操作为最具夺天下志向和才华的人,当然对仁、义、勇的真功夫求之不得。他正好与刘家人相反,重实不重名。于是刘备就若即若离总在曹操跟前晃悠、露才。

作为曹操来说,主观上本只想利用他们为自己效劳,无意中却帮刘备炒作了一把,声名鹊起。例如,他先是给刘备机会,让汉献帝拿着家谱证实了其皇叔身份,后又给了关羽机会,让他诛斩颜良、文丑,还放他千里走单骑寻哥。其间关羽是既表现了自己的义和勇,也反衬了刘备的仁义。古城斩蔡阳还折射了张飞之仁义。

二、刘备在曹操和刘表之间玩资产置换

总有人问,刘备初期四处打游击,究竟是要干什么?真像他自己说的原地踏步、毫无作为吗?非也!他是一天天向着目标迈进。这又是他的第三高:先从曹操这里赚到无形资产,再到刘表那里换取有形资产。他之所以不先投靠刘表就是因为看透了“表”哥重名份,重表象的本质。譬如当初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保刘协时,刘表就袖手旁观(惟有想从孙坚手中抢夺玉玺时表现积极)。祢衡这样的高人也被他借刀所杀。刘表是只要还稍有保家之力就不容别人插足,热炕上只睡老婆和舅子。

所以,刘备是一点功夫也没有耽误,工作效率极高。他在流浪时既为自己养肥了一个汉贼靶子、新一代的王莽,积累了刘表看重的仁、义、勇名声,还等到了刘表急需要人保卫荆州的时机。此刻再去投亲当然是一蹴而就了。而在刘表看来,这位连皇上都拜倒的皇叔,连异姓老弟都千里追寻的仁兄,连曹操都惧怕三分的刘家骄子,我是该待其为上宾了。

尽管刘备后来又被蔡瑁扫地出门,但他从刘表那里得到的遗产——新野和刘琦(他管辖江夏)还是帮了他的大忙。别小看了这两处,那是整个徐州、豫州都比不上的战略要地,也是从曹操那里无论如何也得不到的实惠。刘备很清楚,曹操能给他名、给他钱,给他五万兵马,但不会给他地盘,即使徐州和豫州也不愿意。为了不让曹操疑心,刘备便一次又一次主动放弃了根据地,四处奔波。惟在得到刘表的新野、江夏之后,就不撒手了。江夏也成了赤壁大战撼倒曹操的支点。之后,刘备再以荆州为支点去与刘璋谈判。

可见,刘备实施的是曹操、刘表双轴心战略。他就像一个从地球飞到月亮上去的宇航员,先不得不绕地球飞行,一旦翅膀稍硬就摆脱曹操,绕刘表飞行,然后登月,筹划反攻地球。诸葛亮是第一个识破刘备用心的人,他在隆中说应先取宗亲刘表、刘璋,实际就是刘备的本意。所以刘备在表面强烈反对的情况下,还是拜诸葛亮为军师了,他要的就是这样一个知心人、狠心人。

刘备的“三高”策略和行动证明,他的确具备获取刘家的资格,将刘协、刘表和刘璋一一取代是属于合理禅让、优胜劣汰。(注:皇叔比皇帝高一辈,相当于部分取代了刘协的光环。)

然而,刘备顶多只能算刘家的超人,走出刘家,他就卡壳了。不要说他的义和勇都是从他姓所借,就是合在一起也超不过曹操和孙权,还不得不求助于徐庶、诸葛亮和庞统。一个人的手足勉强可以移植,思维器官就不能移植了。移植后还是自己么?那么一个头脑和手足都不健全的家伙有什么资格获得全中国皇帝的连任呢?所以,诸葛亮等刘备折腾够了,东征行将失败时,才说:“汉朝气数休矣。”“篡逆刘汉”从此也成为了他名正言顺的事业。诸葛亮的伟大之处不是愚忠,而是像他的名字一样,追求明、亮。

三、四谋士对四刘玩交叉“盯防”

《三国演义》中有四位关系非同一般的谋士:程昱、徐庶、诸葛亮、庞统。他们不但与水镜先生司马徽都有过交往,还不约而同地以才识相差“十倍”自谦。如程昱说徐庶十倍于自己,徐庶说诸葛亮胜自己十倍,诸葛亮又说庞统强自己十倍。这种说法一再出现就不得不引起我们注意了。其实,他们就像刘室的宗亲、诸葛的同姓兄弟、刘备的异姓兄弟、曹操的同/异姓混合兄弟(夏侯)、孙氏父兄、司马家族一样,他们是属于同门校友类型的集团。只是合作形式隐蔽,仅仅体现在精神层面。

那么,他们有什么样的精神追求呢?先反曹,后反刘!从哲学上说,他们是先借儒家反法家,再用“儒法混”反儒家。他们的十倍差异则表现在:一、时间差。高人往往眼界远,能沉得住气,出道较晚。他们四人的出场顺序也正是昱、庶、亮、统。二、空间差。高人往往控制能力强,管理范围大,所以有十里之才,百里之才,千里之才等说法。他们的初始战功也的确如此,程昱取东阿县,徐庶取樊城,诸葛亮取荆州,庞统取西川。但我们很容易发现,程昱和诸葛亮的终生成就要远大于徐庶和庞统。这是何故?原来他们还有第三方面的差异——阴阳差。前面“十倍”说的都是表面的毕业考试成绩,我们可以称之为智谋或阳谋。但在实战中还有违背忠孝、信义等不择手段的权谋或者说阴谋。四人中阴谋只分两等,诸葛亮为上等,程昱为下等(这里的讨论不包括司马)。诸葛亮智谋不及庞统,但权谋比他高;程昱智谋不及徐庶,但权谋高。玩智谋者忠顺,玩权谋者逆反。

俗话说,兵不厌诈。孙子甚至说自己的阳谋也皆为诡计。可见阴、阳就像忠、逆一样,本没有优劣之分,关键在于均衡掌握,合理运用。准确说阴谋还属于攻心术的范畴。然而,在阳尊阴卑的封建社会,阴谋是从老师和书本那里学不到的,只能靠自我参悟、自主研发。可一旦拥有就能出奇制胜,改变自己的命运。程昱和诸葛亮就是因为阴阳兼通而从排名榜中脱颖而出了。《三国演义》有个特点:赶不上变化,事在人为,明天总是新的。此亦现实世界的魅力所在!

再来看看“四谋士”与“四刘”的盯防关系。我们知道四刘地位从高到低是刘协、刘表、刘璋、刘备(其中刘表的荆州虽比益州面积小,但地理通坦、中枢,权位也就稍高)。实际能力则相反,是备、璋、表、协,从他们拥有过的地盘大小和灭亡顺序也能反证他们的实力。四人的相互关系则是:地位高的先期看不起地位低的,后期又求助于地位低的;能力强的先期不帮助能力弱的,后期又想取代能力弱的。

四谋士由于存有隐性的阴谋、阳谋差别,所以他们与四刘并不是一级盯一级的关系,而是交叉盯防。比如攻心专家程昱提前看出了刘表的枯朽,阳谋士徐庶则反应慢一些(他最初准备投靠刘表就是想帮刘表取代刘协)。比如诸葛亮也提前看到了刘备的不足,而庞统一时则没看太清。这样,盯防关系就变成了程昱盯刘协、刘表;徐庶盯刘协;庞统盯刘璋;诸葛亮盯刘璋、刘备。

不过事情总是在变化,实战中还演化出了“二过一”和“一打二”等技法。

《三国演义》,你不要太精彩!

四、徐庶不是被程昱暗算,而是玩不下去了

主流观点都是认为徐庶是被程昱欺骗,为孝母而放弃了自己的前途。实际这是小看了徐庶。常言说,能孝必忠,他怎么会弃国而愚孝呢?他的眼光和境界比老母亲都不如吗?须知徐庶追求的是忠孝两全,而且忠在前,孝在后。

第一,他在帮助刘备打了两场胜仗之后,已是曹操的大仇人,而自己又不打算为曹操设一谋,那么进入曹营,会是什么结果?非但救不出母亲,还会一起遭罪,甚至被。与其愚孝、送死,还不如派赵云、张飞等人去暗中营救吧。再者说这位大孝子能死心塌地跟母亲到曹营,为什么不能跟她一起去地府呢?原来他到曹营的主要目的是想换种方式为刘备,为国家出力。后来在赤壁之战中他便发挥了很大的内应作用(防马腾)。这大概也是九泉之下母亲最愿意看到的吧。徐母啊,您儿子是很出色的克格勃,不要再错怪他了。

第二,按理说,徐庶向刘备推荐完诸葛亮也就仁至义尽了,但他还特地放下母亲的事,去草庐亲自请一趟。而孔明“闻言作色曰:‘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说罢,拂袖而入。庶羞惭而退。”徐庶为什么要去自讨没趣?孔明为什么要说自己是替罪羊?因为徐庶虽然打了胜仗,但并没有伤到曹操的筋骨,反而将事情闹大了,接下来他不知该如何收场。所以徐庶只好交出手中的接力棒,请能力更强的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很清楚他的来意,所以他并不同情这位孝子,反而埋怨他不该将烂摊子抛给自己。

可以见得,这中间并非是徐庶单方面无私举荐了孔明,孔明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挽救了徐庶。如徐庶一离开,刘备就遭受惨败,他的前功还有什么意义?所谓孝母不就像刘备为报兄仇而东征一样,无人喝彩吗?

同时,我们也不能单方面责备程昱不该向徐庶使了阴谋,当徐庶决定将计就计、借机半引退之后,我们就应该认为是程昱给徐庶送了一个很舒服的台阶。之所以说阴谋并不可恶也是这个原因。其间徐母虽死,却成全了儿子的事业,成全了自己的英名。这不也是她最大的心愿吗?

第三,徐庶到了曹营之后,实际上有大把的出逃机会,曹操甚至派他游说过刘备。但徐庶并没有接受刘备的挽留。一方面他是不想与诸葛亮竞争,认为在曹方也同样可以反向帮助刘备;另一方面,他替刘备考虑,认为应从曹操手中反夺荆州才合道义,所以自己只要惹恼曹操就行了,余下的事就让敌人去做(徐庶游说时就曾劝刘备先放弃荆州樊城)。也就是说徐庶虽然不想让自己,让刘备去干掉刘表,落下不忠不义之名,但并不反对别人去干。徐庶自从向司马徽反映说刘表“徒有虚名,盖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者也”,就对他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此人非灭不可。而最后反夺荆州则是徐庶自己完不成,要请诸葛亮解决的难题。

经过这一穿插跑动,徐庶就与程昱完成了“二过一”,程昱在队友扯出空档之后随即操刀射门。他一人连续包办了刘协和刘表,所以又是“一打二”。徐庶下半辈子很轻省,只需做哑巴盯着刘协死去就行了。至此,“四刘”才除掉了一半。

五、庞统逆取西川比诸葛亮玩得转

或许徐庶激流勇退很容易理解,因为他能力用到了极限,本性又孝义,对自己主子的主子刘表下不去手,便只好给程昱“放水”,同时请诸葛亮作“牺牲”。但庞统是怎么做呢?说起来会让人大吃一惊。

对于庞统之所以没有留在东吴,一般的看法是认为孙权看不上庞统的长相,或者说孙权不愿接纳一个自己控制不了的激进分子。实际上主要还是庞统看不上胸无大志的孙权,他在东吴做短暂停留是为了曲线救刘,完成赤壁之战。他的做法与徐庶躲进曹营异曲同工,既不干扰同伴,又能形成三方策应。

所以,赤壁之战后他就马上来找刘备了。只见他用了与诸葛亮完全相反的择主方式——从最底层做起。我们说庞统对刘备的性情和现状是作了研究的,孔明未到之前,刘备是求贤若渴,现在有了孔明,再招军师就得挑拣挑拣了,所以庞统并不急于出示鲁肃和孔明的推荐信,只想找机会展示比孔明更高的真才实干。果然,他在耒阳征服了刘备。

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庞统若真想进入谁的班子,是总会有辙子的。连进门的本事都没有,还敢号称“凤雏”吗?想当初曹操的水寨都能任意出入呢!他在东吴“面试”时冲撞孙权,只是想在不得罪孙权的情况下开溜。当孙权“问曰:‘公平生所学,以何谓主?’统曰:‘不必拘执,随机应变。’权曰:‘公之才学,比公瑾如何?’统笑曰:‘某之所学,与公瑾大不相同。’权平生最喜公瑾,见统轻之,心中愈不乐。”后来当鲁肃建议庞统往荆州投刘皇叔时,他说:“统意实欲如此。”“此某平生之素志也。”

诸葛亮拿下荆州之后,面对“民强地险”的西川,也开始无计可施,玩不下去了,既不知该如何劝说装仁义的刘备篡夺刘璋,也不敢为西川再打一场赤壁大战,所以他便借吊孝周瑜之机去请比自己高明的庞统,或者也可以说是“享祭之牺牲”,因为诸葛亮有自己的理想,须继续保持愚忠形象,不能表现出狠心的一面。庞统便颤颤巍巍来报到了。

庞统的确比孔明有才,他意识到刘备在取荆州时必须装仁义,因为还要图将来刘璋的好感,但到刘璋这里就可以彻底撕破脸“逼宫”了。理论上,他只用“逆取顺守”四个字就将刘备轻松说服。武功上,他只用黄忠、魏延两位孔明不要的“末将”就实现了西川突围。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程昱请徐庶,徐庶请孔明,刘备请孔明,孔明请庞统,还是庞统劝说刘备,都是两厢情愿的关系。就像现在的投资洽谈会一样,会上交换备忘录只是个仪式,双方互给面子。刘备就是跑断腿也请不动司马徽吧?

六、庞统突然不想陪昏花的刘备玩了

就在西川势在必得、大功告成的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折,孔明向庞统发出了一封死亡恐吓信,那么庞统该如何应对?我们说这是一场比程昱与徐庶表演更为隐秘更为悲壮的“二过一”。隐秘在于罗贯中为顾全孔明的整体形象而没有明写;悲壮在于徐庶失去的是年迈的母亲,而庞统奉献的是自己三十六岁的年轻生命。好不令人唏嘘叹息!写到这里,同龄的笔者潸然泪下,为什么他这样懂理?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舍生忘死,我能做到吗?

前面程昱是利用徐庶的至孝,先劫持徐母,再招降徐庶。诸葛亮则是利用庞统对刘备的至忠,刘备对庞统的至爱,先动摇刘备之心,再灭掉庞统。程昱和诸葛亮就像排球运动员,将球打到对方两个人的中间,迫使他们在互让时出现失误。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有个广***彭羕向刘备密告说敌方有人要决涪江之水淹魏延、黄忠的前寨。还说:“罡星在西方,太白临于此地,当有不吉之事,切宜慎之。”此举不但救了刘备数万人性命,还斩了川将泠苞,化凶为吉。

那么是谁制造了这命悬一线的险情呢?是刘备。泠苞先前已被魏延活捉,但刘备偏要将他释放。魏延说:“此人不可放回。若脱身一去,不复来矣。”玄德说:“吾以仁义待人,人不负我。”在优势尚未完全确立之时,竟可以这样不结合实际情况滥施仁义,真是愚仁至极了。既然仁义都可以换仁义哪还用得着逆取吗?可见刘备开始昏花僵化了,刘家的遗传病发作了,不再是以前对付曹操时那个明辨善恶的玄德了。这次若不是彭羕帮忙,庞统必将功亏一篑。

但就在拨云见日之后,诸葛亮像个太平洋的警察——管得宽,派马良送信说:“亮夜算太乙数,今年岁次癸已,罡星在西方,又观乾象,太白临于雒城之分;主将帅身上多凶少吉。切宜谨慎。”同样的星象出现了不同的说法,这是怎么回事呢?彭羕的预测已经被化解,庞统又结合新的形势解释说:“统亦算太乙数,已知罡星在西,应主公合得西川,别不主凶事。统亦占天文,见太白临于雒城,先斩将泠苞,已应凶兆矣。主公不可疑心,可急进兵。”

然而,刘备却仍在犯嘀咕,不但信实了诸葛亮的话,还诉说自己的梦:“吾夜梦一神人,手执铁棒击吾右臂,觉来犹自臂疼。此行莫非不佳?”向来果敢不信邪的庞统哪里受得了这种优柔寡断、婆婆妈妈的言行,只见他回答说:“壮士临阵,不死带伤,理之自然也。何故以梦寐之事疑心乎?”又说:“主公被孔明所惑矣。彼不欲令统独成大功,故作此言以疑主公之心。心疑则致梦,何凶之有?统肝脑涂地,方称本心。主公再勿多言,来早准行。”庞统说得多好啊,一勇二忠三唯物,四不跟贪功小人一般见识。不过就在庞统作这番慷慨陈词之时,他的心急转直下——不想再为刘备卖力了。刘备已经变得愚仁愚义又愚信,并且不可救药!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刘备不但在仁义方面存在一个从强到弱的衰变过程,在“信”方面上也一样。当初他骑的卢马时就不相信先验的传言,单福、伊籍都曾劝他舍弃这种妨主的劣马,但他说:“但凡人死生有命,岂马所能妨哉?”什么原因让刘备愚化了呢?除了是他本身的弱点开始显露之外(主因),还有一个诱因就是诸葛亮经常在刘备面前玩一些宿命的把戏,每回死人总要先说有什么星象变化(其实大都是诸葛亮背后整死的)。说着说着刘备就没脑子了,以为魔术魔术是真的。当然从刘备“死生有命”的说法可以看出,他在绝顶聪明的时候,也比不上“制天命而为之”的孔明。

另外也不是孔明强行愚化了刘备,只是让他渐露原形。须知要想左右刘备的意志不是一件容易事,就像第79回刘备对刘封所说:“汝须食人食、穿人衣,非土木偶人!安可听谗贼所阻!”所以,从根源上说刘备是自己击倒了自己,与诸葛亮没有必然联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国演义》中屡屡出现的占星术,在罗贯中看来都是惑人的方术或者攻心术。彭羕是先分析了涪江的地理之后,怕刘备不信,才结合星象说话的。庞统则是将星象当成了提升必胜信念的心理暗示。如果占星真能卜知未来,诸葛亮和庞统为什么没能预测到涪江的险情?他俩还不及彭羕了?

所以,现代人不必再对星象好奇!

七、庞统与刘备玩回笼,与孔明玩摔,与自己玩完

一般来说,《三国演义》中的谋士很少起誓提到“死”或相关字眼,一旦提到就会有赴死的动机。比如郭嘉北伐时就对曹操说:“某感丞相大恩,虽死不能报万一。”这里的庞统与郭嘉一样,也是内心决意反主而表面故作忠义。他们都是在个人生死和国家前途之间选择了后者。尽管郭嘉不知道刘备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但至少可以确定他的新儒家要领先于曹操的新法家。庞统亦然,尽管他也不太清楚诸葛亮今后的具体举措,但至少可以肯定他的“儒法混”要高于刘备的新儒家,未来发展的空间更大。

由于庞统本性恪守忠义之德,没有篡夺天下的打算,他便想到了让位于孔明,并且借助他灭除刘备。只见庞统像一个自由体操运动员一样,在前冲惯性太大而不能急停时,临时来了个绝妙的“回笼”。动作可分解为:一、维护自己男儿和战士的尊严,宁可马革裹尸也不当逃兵。按说此时的庞统可以选择引退,以保全性命,但他没有这样做。二、为了不影响诸葛亮而将自己的死因略略推给刘备。为什么他的马“久乘,不曾如此”却突然前失蹄呢?难道他也开始起疑、怕死,情绪影响到马了?非矣!他是看到刘备迷信这些,所以也玩了个自己将自己掀下来的戏法,以促使刘备与他换马。骑上刘备的白马之后不但死得快,还可以将过失归于刘备。这样刘备就丝毫不会迁怒孔明了,他梦见神人击臂即是表明潜意识有点怀疑孔明,因为只有孔明才是他心中的神人。三、他选择死在“落凤坡”则又是反过来安慰宿命的刘备:我是命里该死,你也不必过分自责。四、庞统为什么要反复揭露诸葛亮的来信是出自妒忌呢?为什么在树木丛杂的小路上行军却将魏延安排在前队呢?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守在更危险的后队有什么作用?贴着魏延走不行吗?原来,庞统是要用这一明显的行阵破绽向同行诸葛亮表明:我是心甘情愿让功与你,并非屈死在你的手中,更不是不识你孔明的居心。

由此可见,孔明的确不是庞统之死的直接责任人,如果真要说其中有什么关联,那就是孔明先向他发射了一枚远程攻心导弹,但被庞统精准拦截。导弹真正的作用在于让庞统发现了刘备愚仁愚义之外的愚信,愈加坚定了他反主的决心——于是就应着弹声倒下了。

事实上,像庞统这种能够指挥千军万马的超级谋士如果不是想***,一般人是放不倒他的,哪怕比他高的谋士也难。即便不能取胜,也能自保性命,何况只是个无名川将张任。例如诸葛亮在比他高两档的司马懿面前也总能逃逸。

庞统就这样轻易被敌人乱箭穿胸、肝脑涂地了,但他的死重如泰山!刘备痛哭,孔明痛哭,众人痛哭,孩童痛哭:“一凤并一龙,相将到蜀中。才到半路里,凤死落坡东。风送雨,雨随风,隆汉兴时蜀道通,蜀道通时只有龙。”毫无疑问,庞统是当时唯一有才华打通蜀道的人,但他却在黎明到来之前毅然将接力棒传给了能力低一等,志向高一筹的孔明。一个人的逝去能换来日月山河齐声悲恸,还需要什么?笔者不由得比诸葛亮更加妒忌庞统,不因他长驱万里独成功,只为他流星坠落无悔意!庞统,你是我的青春偶像!

八、都是动真格舍命打天下,不是闹着玩

英雄所见略同,孔明又何尝不能重新认识同窗好友庞统的宽阔胸怀,只见他刚刚擦干眼泪就开足马力进川,同时也迈出了反刘的实质性步伐:调走张飞和赵云,只留关羽一人守荆州,以从关羽开始打断刘备的兄弟链。诸葛亮最终不但没有辜负庞统的期望,“一打二”抹掉刘璋、刘备,还在西川实施了较刘汉“仁”政先进的“儒法混”新政。更重要的是,诸葛亮后来在碰到同样进退两难的困境时,也仿效庞统选择了理智让贤:明忠蜀汉,暗降司马懿,又果断交出了同窗团队中的最后一棒。(孔明如何修复自己的人格,笔者在《破解<三国演义>之“三国五方”结构》一文已作详解。)

诸多谋士,从郭嘉到程昱,从徐庶到诸葛亮,到庞统,特长和价值观或许各有差别,但都是清一色的好男儿——不退缩、不逞强,只求生命无怨无悔、纵情燃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刘家的接力顺序是刘协——刘表——刘璋——刘备。同门的接力顺序复杂一点,是程昱——徐庶——程昱——诸葛亮——庞统——诸葛亮——司马懿。前一团队的内力变化是先情愿,后决裂,属于先正后反的接力形式。后一团队的内力变化是先竞争,后合作,属于先反后正的接力形式。比较而言,前一团队只是做了后一团队的领跑人,帮助后一团队打破了纪录,而自己却接连败落,淘汰出局。

长期以来,人们都在疑惑,刘备得了“一龙一凤”怎么就没安天下呢?原来他只摸到了凤毛龙角,从没有完全得到过他们。惟有司马昭真正有乘龙驾凤的能力,还记得邓艾结结巴巴说的“凤兮凤兮,故是一凤”吗?还记得钟会在定军山感应诸葛亮显圣吗?此即指明邓艾是庞统式的凤,钟会是孔明式的龙。诚所谓:龙凤常有,而安天下的主公不常有。

与其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汪洋恣肆的文学作品,不如说它是一间制造各类英雄的梦工厂。相信这些鲜活的艺术形象将星火不灭,激励华夏儿女创造更加明亮的春天。

出师表

出师表

前出师表

诸葛亮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先帝:指刘备。因刘备此时已死,故称先帝。未半:此指没完成帝业。

(2)中道:犹言半路。崩殂(cú):死。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3)益州疲弊:指蜀汉力量衰微,处境艰难。益州,今四川省一带,这里指蜀汉。疲弊,困乏无力。

(4)诚:的确。秋:这里是“时”的意思。

(5)侍卫之臣:宫廷里守卫的臣子.

(6)忘身:不顾自身危难。

(7)盖:连词,表推断原因。殊遇:优异的待遇。殊,不一般,特异。

(8)开张圣听:扩大主上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开张,扩大,与下文“塞”相对。

(9)光:发扬发大。遗德:留下的美德。

(10)恢弘:发扬扩大。恢,大。弘,大。

(11)妄自菲薄:随意看轻自己。妄,随意。菲薄,微薄,轻视。

(12)引喻失义:讲话不当。引喻,称引、比喻。失义,失当,违背大义。

(13)宫:指皇宫。府:指丞相府。

(14)陟(zhì):提升。罚:惩罚。臧:表扬。否:批评。

(15)异同:不同。

(16)作奸犯科:干不正当的事违犯法令。作奸,干坏事。科,科条,法令。

(17)宣付有司论其刑赏:应交给主管官吏,判定他们受罚或受奖。有司,官吏,此指主管刑赏的官吏。论,判定。

(18)昭:显示。平明:公平。理:治。

(19)偏私:偏袒私情。

(20)内外:指宫廷内外。异法:行不同的法度。这几句话,据《三国志·蜀志·董允传》可能是指刘禅偏袒宦官黄皓讲的。

(21)侍中、侍郎:官名,皇帝的亲臣。郭攸之:南阳人,当时任刘禅的侍中。费祎(yī):字文伟,江夏人,刘备时任太子舍人,刘禅继位后,任费门侍郎,后升为侍中。董允:字休昭,南郡枝江人,刘备时为太子舍人,刘禅继位,升任黄门侍郎,诸葛亮出师时又提升为侍中。

(22)志虑:志趣、思想。忠纯:忠诚纯洁。

(23)简:挑选。拔:提升。遗:给予。

(24)悉:全部。咨(zī)之:征求郭攸之等人的意见。咨,询问,征求意见。之,指郭攸之等人。

(25)裨(bì):补。阙漏:同“缺漏”,缺点和疏漏。

(26)广益:增益。

(27)向宠:三国襄阳宜城人,刘备时任牙门将,刘禅继位,被封为都亭侯,后任中部督。

(28)性行淑均:性格品德善良平正。淑,善良。均,公正。

(29)晓畅:明达,通晓。

(30)试用于昔日:据《三国志·蜀志·向朗传》记载,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备在秭归一带被东吴军队击败,而向宠的部队损失却甚少,“试用于昔日”指当此。

(31)督:指中部督。

(32)营:军营、军队。

(33)行(háng)陈:指部队。陈,“阵”的古字。

(34)优劣得所:能力好坏各得其所,即用人得当。

(35)先汉:前汉,即西汉。

(36)后汉:东汉。倾颓:倾覆,灭亡。

(37)桓、灵:指桓帝刘志、灵帝刘宏。这两个东汉末年的皇帝政治***,使刘汉王朝倾覆。

(38)侍中: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尚书:这里指陈震,南阳人,公元二二五年(建兴3年)任尚书,后升为尚书令。长史:这里指张裔,成都人,刘备时曾任巴湘乡人,当时任参军。诸葛亮出驻汉中,留下蒋琬、张裔统管丞相府事,后又暗中上奏给刘禅:“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39)死节:为国而死的气节。

(40)隆:兴盛。计日:计算着天数,指时日不远。

(41)布衣:平民

(42)躬耕:亲自耕种。南阳:指隆中,在湖北省襄阳城西。当时隆中属南阳郡管辖。

(43)闻:有名望,闻名。达:通达,此指官运通达。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

(44)卑鄙:地位、身份卑下,见识鄙野。卑,身份低下。鄙,鄙野,粗野。

(45)猥(wěi):屈辱。枉屈:枉驾屈就。诸葛亮认为刘备三顾茅庐去请他,对刘备来说是屈辱,自己不该受到刘备亲自登门拜请的待遇。这是一种客气的说法。

(46)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顾”即指此事。顾,看,看望。

(47)许:答应,许允。驱驰:指奔走效力。

(48)后值倾覆:以后遇到危难。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打败,退至夏口,派诸葛亮去联结孙权,共同抵抗曹操。本句,连同下句即指此事。

(49)尔来:从那时以来。即从刘备三顾茅庐到诸葛亮出师北伐以来。

(50)大事:指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临终前嘱托诸葛亮辅佐刘禅,复兴汉室,统一中国的大事。

(51)夙夜:日日夜夜。夙,清晨。

(52)五月渡泸:建兴元年(公元223年)云南少数民族的上层统治者发动叛乱,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师南征,五月渡泸水,秋天平定了这次叛乱,下句“南方已定”即指此。泸,泸水,即江。

(53)不毛:不长草木,此指不长草木的荒凉地区。

(54)奖率:激励率领。三军:古代诸侯国的军队分上、中、下三军,三军即全军。

(55)庶:希望。竭:尽。驽钝:比喻自己的低劣的才能。驽,劣马,指才能低劣。钝,刀刃不锋利,指头脑不灵活,做事迟钝。

(56)攘(ràng)除:排除,铲除。奸凶:此指曹魏。

(57)旧都:指东汉都城洛阳或西汉都城长安。

(58)斟酌:权衡。

(59)托臣以讨贼复之效:把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托,委托,交给。效,效命的任务。

(60)慢:怠慢,懈惰。

(61)彰:表明。咎:罪过。

(62)谘诹(zōu)善道:征求好的建议。诹,征询。

(63)察纳:考察纳。雅言:正确意见。

(64)深追;深切地追念。遗诏:皇帝在临终时所发的诏令。刘备临死时曾对刘禅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65)临表涕零:面对着《表》落泪。涕零,落泪。

出师表(译文)

先帝开创的事业没有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候啊。然而朝中官员在首都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外面舍生忘死,是因为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厚待,想要在陛下身上报恩啊。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的人们的志气,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忠言劝谏的道路啊!

皇宫中和丞相府中的人,都是国家的官员;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如果有作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或做了好事对国家有贡献的,都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朝廷内外刑赏的法令不同。

侍中侍郎敦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都忠诚纯正,所以先帝把他们选***留给陛下。我以为宫廷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然后实行,就一定能够补救缺点,防止疏漏,得到更多的成效。

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平正,通晓军事,过去任用他的时候,先帝称赞他能干,所以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都拿来和他商量,就一定能够使军中团结和睦,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得到合理安排。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和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不对桓、灵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遗憾的。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优秀、以死报国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兴隆便为时不远了。

我本来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自种地,只希望在乱世里姑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向我询问当代的大事,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挫折,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从那时到现在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办事谨慎,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我接受命令以来,早晚忧虑叹息,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做得没有成效,而有损于先帝的明察,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现在南方的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应该勉励三军,率领他们北上平定中原。我希望能够奉献平庸的才能,去铲除那些奸邪凶恶的敌人,振兴汉朝,迁回旧都洛阳。这是我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至于考虑朝中政事是否可行,毫无保留地向陛下提出忠诚的劝谏,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交付给我,如果不能实现,就治我的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就应当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失职,指明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征询治国的良策,认识、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的遗命。我接受您的恩泽,心中非常激动。

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流下泪水,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后)出师表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怫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弩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及驱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丛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后)出师表译文:

先帝考虑到蜀汉和曹贼是不能同时存在的,复兴王业不能偏安一方,所以他才把征讨曹贼的大事托付给我。凭着先帝的英明来衡量我的才干,本来他是知道我去征讨曹贼,我的才能是很差的,而敌人是强大的。但是不征伐曹贼,他所创建的王业也会丢掉,坐着等待灭亡,哪里比得上去讨伐敌人呢?因此先帝毫不迟疑地把讨伐曹贼的事业托付给我。

我接受遗命以后,每天睡不安稳,吃饭不香。想到为了征伐北方的敌人,应该先去南方平定各郡,所以我五月领兵渡过泸水,深入到连草木五谷都不生长的地区作战,两天才吃得下一天的饭。不是我自己不爱惜自己,只不过是想到蜀汉的王业决不能够偏安在蜀都,所以我冒着艰难危险来奉行先帝的遗意。可是有些发议论的人却说这样作不是上策。如今曹贼刚刚在西方显得疲困,又竭力在东方和孙吴作战,兵法上说要趁敌军疲劳的时候向他进攻,现在正是进兵的时候。我恭敬地把一些情况向陛下陈述如下:

高帝象日月一样英明,谋臣们智谋渊博深远,却是经历过艰险,受过创伤,遭遇危难以后才得到安全,现在陛下未韶赶得上高帝,谋臣不如张良、陈平,却想用长期相持的策略来取得胜利,安然平定天下,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一点。

刘繇、王朗,各自占据州郡,在谈论如何才能安全、提出种种计谋时,动不动就引用圣贤的话,满腹都是疑问,胸中塞满了难题,今年不战,明年又不出征,使得孙策安然强大起来,于是吞并了江东。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二点。

曹操的智慧计谋,远远地超过一般人,他用起兵来就好像孙膑、吴起一样,可是他却曾在南阳受困,在乌巢处于险境,在祁连山上遭到危险,在黎阳被逼,几乎在北山失败,差一点死在潼关,后来才在表面上稳定了一段时间。何况我的才力很弱,却打算不经历危险来安定天下。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三点。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没有获胜,四次渡过巢湖没有获得成功,任用李服,可是李服却图谋杀死他,委任夏侯渊,可是夏侯渊却战败身亡。先帝常常称赞曹操是个有才能的人,他还有这些失误的地方,何况我才能平庸低下,哪里就一定能获胜呢?这是我不理解的第四点。

自从我到汉中,其间不过一年罢了,可是却失去了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邰、邓铜等人,以及部曲中的首领、屯兵中的将官共七十多人,冲锋无前的将领,賨、羌民族将士以及散骑、武骑各路骑兵一千多人,这都是几十年来从四处聚合起来的精锐力量,不是一州所能具有的。如果再过几年,那就要损失全军的三分之二,那时拿什么兵力去消灭敌人呢?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五点。

现在百姓穷困、兵士疲惫,可是战争不能停止。战争不能停止,那军队驻扎下来和去攻打敌人,所付出的辛劳和费用正好是相等的。既是这样,不趁现在考虑攻取北方,却想用一州之地,去和曹贼长期相持。这是我不理解的第六点。

天下的事情是很难评论断定的。从前先帝在楚地打了败仗,在这时,曹操拍手称快,认为天下已被他平定了。以后先帝东边联合吴越,西边攻取巴蜀,发兵向北征讨,夏侯渊就被杀掉了,这是曹操未曾想到的,而复兴汉朝的大业将要成功了。后来东吴改变态度,违背了盟约,关羽兵败被杀,先帝又在秭归失误,曹丕称帝,所有的事情都象这样,很难预料。我小心谨慎地为国献出我的一切力量,直到死为止。至于事业是成功是失败,进行得顺利还是不顺利,那就不是我的智慧所能够预见的了。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曾居隆中。诸葛亮是三国时蜀汉丞相,历史上有名政治家、军事家。陈寿说他“少有逸群之才,英霜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汉末避乱荆州,躬耕隐居。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后辅佐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地方打败曹操,占领荆州,西取益州,建蜀汉。刘备称帝,他任丞相。刘备死,受托后主刘禅。他志在恢复汉室,统一中国,曾先后六次北伐中原,建安十二年(234)死于军中,终年五十四岁。著有《诸葛亮集》。诸葛亮是历史上一个很值得尊敬的人。古往今来的政治家,诸葛亮几乎可以说称得上是完人。他起初跟着刘备,后来刘备死后,他又辅佐刘禅,刘禅是一个庸人,诸葛亮辅佐了他,大权都在诸葛亮手里。但这个人没有野心,没有把刘禅弄下去,自己来作皇帝,从没有这种心。刘禅什么事都交给诸葛亮,从没有怀疑过诸葛亮会不会夺他的权,夺他的皇位,从没有过。也从来没有一个人在他中间来挑拨,没有一个人对刘禅说:"诸葛亮权限大了,对你不利。"或对诸葛亮说:"刘禅那么不中用,应该夺他的天下,自己作皇帝"。除了刘备托孤时说过这句话外,没有人说过这句话。君臣相信,群臣彼此之间相信,这点在历史上是很突出的,不容易,群臣之间古往今来的很少人做到这一点,皇帝如果不行的时候,权臣权力大的时候,总是发展到篡位夺权。皇帝如果要是有点力量的时候,相权力大时,总是一定要把他拿掉,好的把他弄掉,坏的就杀。

这篇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其时蜀汉已从亭(今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伐魏时机臻于成熟。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阅读本文应着眼于“出师”这两个字。具体地说,一是要看诸葛亮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诸葛亮跟后主刘禅之间既是君臣关系,又是辅政者与被辅政者的关系(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这次出师时,刘禅只有20岁,昏庸无能,不懂得治理政事;如果出师后国内政局不稳,前方必然会受到重大影响。因此,出师后的国内政局就成了辅政者诸葛亮最放心不下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有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为此,诸葛亮在这篇表文里一面劝勉刘禅开张圣听,严明赏罚,一面又向他举荐人才来管理“宫中”“营中”之事,并殷切地阐明亲贤远佞的道理。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国内政局稳定,有了“平明之理”,诸葛亮才能无后顾之忧,可以专力伐魏,可见讲治国大计和政事安排正是为了出师。二是要看诸葛亮怎样说明出师的理由。北伐的决策,实际上是诸葛亮的决策。当时在蜀国内部也有不同意见,有些人持静观态度,“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反对立即出兵。在这篇表文里,没有重提这种争论,只是对出师原因做了适当的说明。这种说明没有反复陈说得失利弊,而是抒情言志,作者把“北定中原”看做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为此,他历叙自己的身世,从“躬耕”说到“许先帝以驱驰”,又从刘备的“寄大事”说到这次北伐的决心,其间五次提到“先帝”,极力表达自己的“感激”和“忧叹”之情。这种方式既能打动君主,又有利于说服持不同意见的人。

据以上说明,可将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段)作者以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分析了当前形势,提出了三条建议。

第二部分(6~7段)追叙往事。

第三部分(8~9段)总结全文,提出要求。

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彩。具体地说,

第一部分是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任务、治国方针和历史经验之中,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就是希望后主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因此一开始就提到“先帝创业”,接着依次说先帝对贤臣的“殊遇”、“简拔”贤臣的标准和论史时的“叹息痛恨”,既表达了对先帝的崇拜、爱戴之情,又有激发刘禅效法先人的作用。

第二部分是寓情于事,在叙述作者本人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经过和“受命已来”的工作的同时,抒发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第三部分中,“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句话辞情恳切,更足以催人泪下,是诸葛亮感恩图报心情的集中表现。

诸葛亮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刘勰曾把它跟孔融的《荐祢衡表》相提并论,说“至于文举(孔融,字文举)之荐祢衡,气扬飞;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虽华实异旨,并一时之英也。”陆游在《书愤》中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的《正气歌》亦云:“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感人之深,于此可见。

关于岳飞书写《出师表》事由

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八月,攻打金兵的岳飞路过南阳,谒***,岳飞在“跋”中写道:“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祠、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飞并识。”

除了南阳***,全国各地***和岳飞纪念馆都有《出师表》石刻。 成都***进二门,长廊壁上,嵌有岳代写的前后 《出师表》石刻。石碑共37块,每块高63厘米,宽58厘米,刻工精良。

世传诸葛亮后出师表辨证

陶元珍

--------------------------------------------------------------------------------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曰:“汉晋春秋曰:‘……亮闻孙权破曹休,魏兵东下,关中虚弱,十一月,上言曰……於是有散关之役’,此表亮集所无,出张俨默记”。案三国志注引汉晋春秋所载亮表,即世人传诵之后出师表也。此表既为亮集所无,复不见於亮传,其真伪遂为学者聚讼之点,兹分述各家之说於次:

何焯曰:“按赵云以建兴七年卒,散关之役乃在六年,后人或据此疑此表为伪,(表云:“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非也。以元逊(诸葛恪)传观之自明。第此表乃剧论时势之尽,非若发汉中时所陈,得以激励士众,不妨宣泄於外。失之蜀而传之吴,或伯松(诸葛乔)写留箱箧,元逊钩致之於身后耳。集不载者,益明武侯之慎,非由陈氏(陈寿)之疏。若赵云传“七年”字,当为“六年”,云本信臣宿将,箕谷失利,适由兵弱,既贬杂号将军以明法,散关之役,使其尚在,必别统万众使复所负,而不闻再出,其必殁於是冬之前矣”。(义门读书记)此信兹表真为亮作者也。殿本考证即据何氏之说。

钱大昭曰:“按刘繇为豫章太守在兴平中,王朗为会稽太守在建安初,孙讨逆(策为讨逆将军)卒於建安五年,据魏春秋此疏上於孙权破曹休之时,盖建兴五年也,(原注:‘蜀建兴五年即魏太和元年’)。相隔二三十年,不必赘及。(表云:“刘繇王朗,各据州郡,……”又云,“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且云‘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魏志亦无此人。窃疑此表后人伪撰,习凿齿(汉晋春秋著者)未之深考而载之耳。承祚(陈寿)不此文,极有卓见”(三国志辨疑卷二)。

林国赞曰:“又注(蜀注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载后出师表颇不可解。据“五攻昌霸不下”,案昌霸反东海惟一见先主传,陈志(指三国志)初无五攻事。又据云自到汉中丧赵云等,又云於是有散关之役,然则此表作於建兴五年,据云传云卒於七年,则此谬矣。是年冬春两出师,前此后此,均未有谓讨贼为非计者也,而此表聒强不舍,辄刺刺於未解者六,亦深可疑。陈承祚以蜀人而编亮集,亮文当无所遗,故本传於其集若干篇若干字皆著明。裴氏(裴松之)谓此表出张俨默记,亮集所无,张俨乃吴人,反记敌国文,宜未可信”(三国志裴注述卷一)。

李宝淦曰:“诸葛亮后出师表,传既不见,集亦不载,仅见於裴注(指三国志注)中。案承祚於亮最为心折,且如周鲂七笺胡综三文之类,无不全录,既取前表,岂独遗此?必出后人伪托,非亮文也”(三国志平义卷二)

钱大昭林国赞李宝淦等皆不信兹表真为亮作者也。外此如袁枚亦云此非孔明作也,枚之言徒涉空谈,有同策论,兹所不取。余公平衡众说略附己见於次:

何氏之说,要点凡四:⑴以诸葛恪传观之,足明此表之真。⑵此表乃剧论时势之尽,不便宣泄於外,故陈寿编亮集未见此表。⑶此表之流传於吴,或云诸葛乔写存,诸葛恪钩致之。⑷赵云当卒於建兴六年冬之前。以上四点,除第一点留待后论外,其馀三点均颇难成立。就第二点言之。此表果为亮作,亮家当有底稿,纵系密表不便宣泄,蜀亡之后,自当流传於外,何以陈寿未见此表?是何说此点难成立。就第三点言之。蜀志诸葛亮传谓诸葛乔‘年二十五,建兴元年卒’。建兴元年‘元’字,自系传写之误。盖建兴五年亮至汉中,乔尚随行,其没自在此后。且乔兄恪死於公元二五三年,年五十一(吴录),推知恪生於公元二○三年,乔若没於建兴元年(公元二二三),则应生於公元一九九年,断无此理。何焯云:“详‘元’字当作‘六’。”其说颇当。盖“元”字与“六”字形近,而乔较恪小一岁亦在情理之中。诸葛乔既有殁於建兴六年之可能,而散关之役即在是年,则亮纵有此表,乔究及见否殊为疑问,更无论写存其文与否也。是何说此点亦颇难成立。就第四点言之